美国禁止中国境内使用中国自己的芯片!美国不觉得自己太过荒唐可笑了吗?事实上,美国

兰亭说事 2025-09-30 13:43:49

美国禁止中国境内使用中国自己的芯片!美国不觉得自己太过荒唐可笑了吗?事实上,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使用霸权了,这些年,为了打压中国科技发展,美国啥招都使过,这次连中国自己的技术都想插手,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美国盯着中国芯片下手的荒唐劲儿,从RISC-V这事儿上算是彻底露了底。要知道RISC-V本是开源的指令集标准,就像互联网的通用协议,天生不带国界标签,可美国众议院那位Gallagher议员偏要跳出来,要求美国企业跟中国搞RISC-V合作前必须拿许可,理由还是老掉牙的“国家安全”。 他们真正怕的是RISC-V打破了X86和ARM的垄断,而在这个新生态里,中国早已不是旁观者——RISC-V国际基金会的高级会员里中国占了12家,比美国还多5家,战略会员里中国49家,把美国的41家远远甩在后面,服务器、万兆交换机这些实实在在的产品更是清一色中国造,这让习惯了垄断的美国政客坐不住了。 其实这套路美国人早就玩过,2018年就把华为塞进实体清单,以为断了芯片供应就能卡住脖子,结果华为直接把“备胎计划”转正,三年砸了2000多亿研发,硬是让麒麟芯片死而复生。 2023年Mate60Pro带着麒麟9000S悄悄上市,已经用上了国产7纳米工艺;2025年麒麟9020干脆集成了5G-A调制解调器,在中芯国际的产线上实现量产,当年被卡断的路反而成了自主创新的跑道。 中芯国际更是被逼出了加速度,梁孟松带着团队用三年就走完了别人十年的路,14纳米良率从3%冲到95%,7纳米工艺也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释放产能,虽然比台积电的2纳米慢半拍,但架不住能自己造,这就比被人掐着脖子强太多。 美国大概是没吸取教训,这回对RISC-V下手更决绝,却没算到开源技术的特性——就像没法禁止别人用HTTP协议一样,谁也拦不住中国企业下载使用RISC-V标准。 制裁反而成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催化剂”,这大概是美国最没想到的。华为搞起“塔山计划”,拉来2000多家供应链企业,从EDA工具到封装测试全链条补短板;华大九天在EDA市场硬生生抢下50%以上的国产份额,虽然全球占比才10%,但好歹打破了三大巨头的垄断。 中科院更聪明,搞出“芯粒技术”,把不同工艺的芯片像搭积木一样拼起来,在14纳米平台上实现了等效5纳米的性能,这操作算是把“弯道超车”玩明白了。 到2025年,中国在RISC-V领域的专利占比已经冲到38%,比美国还高出一截,以前跟着别人的标准跑,现在终于能在新赛道上定规矩了。 美国的霸权牌越打越臭,自己的企业先遭了殃。英伟达以前靠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中国贡献了24%的营收,可在美国的限制下只能卖“减配版”芯片,RTX6000D算力砍了30%,H20干脆删了AI训练功能,以为这样能蒙混过关,结果中国企业集体说不。 华为直接用昇腾910B替代英伟达H100,这芯片算力是H100的80%,成本却只要60%,搭配超节点技术,用1000颗昇腾训练的盘古大模型,迭代速度比500颗H100还快15%。 市场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对华出货量暴跌42%,而华为昇腾的市场份额从零涨到18%,这就是逼着中国企业换赛道的直接后果。 更关键的是,中国有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占了54%的全球需求,还有60%以上的智能手机、PC产量,这可是芯片最好的试验场。 英特尔、高通的高管们急着往中国跑,台积电非要在南京扩建工厂,说白了就是怕失去这个市场,毕竟没有哪家企业能跟钱过不去,美国政府的霸权野心终究抵不过市场规律。 从华为到RISC-V,美国的制裁从来不是为了什么“国家安全”,本质就是见不得中国科技自主。可他们忘了,中国芯片产业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市场+政策”的双轮驱动,这可不是不是靠几道禁令就能拦住的。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