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条新闻,杭州一位老人在超市买菜,被AI摄像头误判为“异常行为”,系统自

大气暖鱼鱼 2025-09-30 05:22:30

昨天刷到一条新闻,杭州一位老人在超市买菜,被AI摄像头误判为“异常行为”,系统自动报警。 警察赶到后发现,老人只是反复拿起又放回一包豆腐,因为不确定要不要买。 这件事没上热搜,但很多人私信我:我们家老人,是不是也这样被“盯”过? 不是科技太先进,是我们太习惯用机器的逻辑去理解人的犹豫。 老人不是在偷东西,是在算账——三块五的豆腐,要不要为这一口省下五毛钱的酱油? 这种犹豫,AI读不懂,但每个经历过柴米油盐的人都懂。 现在商场、社区、地铁站,摄像头越来越多,算法越来越聪明。 可聪明的代价,是把“不寻常”当成“危险”。 一个蹲下系鞋带的人,一个在货架前发呆十分钟的人,一个反复比对价格的老人——这些都不是犯罪前兆,是生活本身。 我奶奶去年在菜市场被保安拦下,说她“形迹可疑”。 其实她只是在等卖豆腐的阿姨多送她一把葱。 她怕被说占便宜,又舍不得那把葱。 后来我才知道,她偷偷攒了三个月的鸡蛋,就为了换那点免费的青菜。 技术不该是冷眼旁观的法官,它该是帮人省心的助手。 当系统开始怀疑一个老人的善意,我们是不是该问问:是谁在定义“正常”? 不是老人跟不上时代,是时代忘了,什么叫人情味。

0 阅读:1003

评论列表

用户57xxx04

用户57xxx04

2
2025-09-30 13:11

假新闻,程序再瓜,也不可能重复的拿起放下就报警,因为偷东西,最起码要确定你有装袋行为才可以![抠鼻]

用户15xxx29

用户15xxx29

2025-09-30 12:22

机器人永远理解不了人类的感情

猜你喜欢

大气暖鱼鱼

大气暖鱼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