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不孝顺了。父母的遗体火化之后,他们都不愿意掏钱买骨灰盒了。在殡仪馆的货架上晃悠一圈,愣是没挑出来一个骨灰盒,说一个骨灰盒不值几千块钱。后来不知道用了个什么袋子就把骨灰装起来带走了。 对于这样一件事,我认为作为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人家愿意购买殡仪馆的骨灰盒,无可厚非;人家不愿意购买殡仪馆的骨灰盒,也不能指责别人,更不能用道德绑架别人。 把“孝”字贴在价签上,这事儿我顶看不惯。骨灰盒一开口就是两三千,镶贝雕的直奔六万八,材质介绍写得比房产证都玄乎:檀木千年不腐,金丝楠能防虫。可再防也防不住火化炉的一千度,木头进去灰出来,最后都是一袋钙磷化合物,真没谁比谁高贵。年轻人兜里就剩房贷和猫砂钱,你让他为一块雕花木头刷爆信用卡,换谁不肉疼?人家用超市购物袋装走,看着寒碜,可只要回家路上没撒,一样能落地为安,孝道没散就行。 我二姨火化那天,我陪表哥去挑盒子。销售小哥嘴甜,说“让亲人住得舒服”,我回一句“住舒服了还能给托梦不”,场面瞬间结冰。表哥最后选了个198元的“环保可降解纸罐”,咖啡色,像大号奶茶杯。出大门他请我喝奶茶,插吸管那瞬间,我俩同时笑场——纸罐和杯子一个厂家,一个装灰,一个装布丁,谁还能瞧不起谁?回家后他把纸罐放冰箱上层,说先冻几天,等选到合适的海再撒,省得被野猫刨。我二姨生前抠门,看见这操作估计得竖大拇指:省下的几千块够给猫换半年进口罐罐,她老人家在喵星人心里永垂不朽。 再说殡仪馆那位吐槽的仁兄,每天跟死亡打照面,咋还看不透?骨灰盒不是房子,不带学区名额,也不升值。你嫌年轻人不掏钱,人家还嫌你趁火打劫呢。真要想尽孝,生前多给爸妈剥几只虾,比死后砸钱买紫檀宫殿实在。我妈现在就学精了,提前跟我打招呼:“到时候给我用奶粉罐,牌子要国产的,支持实业。”我还逗她:“那罐口小,我得把你敲碎。”她翻个白眼:“碎就碎,反正你小时候我也没少把你敲哭。”一句话把死亡聊成段子,悲伤瞬间漏气。 有人担心袋子装灰不体面,其实体面是活人眼热,死人又不开发布会。我邻居大爷用老干妈玻璃瓶供了老伴十年,每周擦得锃亮,里里外外透着香辣味,来客以为新装修的去味神器。大爷说:“她活着就好这口,现在闻着味儿,就跟在桌边抢花生米一样。”你看,思念找对频道,玻璃瓶也能开演唱会。反倒是那些买了十万的盒子的,有的往墓地一埋,转身就去打卡网红餐厅,拍九图发圈:今天真累,安葬了爸爸。手指一滑,孝心跟着手机掉马桶,冲得比纸还快。 说穿了,殡葬业也得卷服务,别卷孝心。提供平价选项,别整“不买就是不孝”的PUA;允许自带容器,安检别拿X光机照人家布袋,里层又没火药。我听说日本有公司推出“遗骨水晶”,把灰压成玻璃珠,能串手链,价格两千块人民币,年轻人排队预约。咱也学着点,把灰做成骰子,遇事不决掷一下,听老妈指挥:四点买房,六点跳槽,孝道与盲盒双赢,多带感。 死亡已经够沉,别再往秤盘上加价码。孝不孝,不看盒子大小,看心里有没有留位置。哪怕你捧回家的是外卖袋,只要桌边多摆一副碗筷,灯给留一盏,那就是五星级陵园。至于外人说三道四?让他们先把自己房贷还清,再来指点别人的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不孝顺了。父母的遗体火化之后,他们都不
可爱卡梅伦
2025-09-29 15:47:52
0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