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陆军宣布了,9月27日中午,泰国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突然宣布,柬埔寨士兵在乌汶府向泰国一侧开火,泰军果断回击!但戏剧性的是,柬埔寨国防部马上反驳,说是泰国先动的手,柬军只是“保持高度克制”。 泰国陆军的声明中,冲突被描述为“有预谋的挑衅”,柬埔寨士兵主动越过争议边界线,并向泰国巡逻队射击,泰方强调,己方反应“专业且克制”,在示警无效后被迫还击,“捍卫主权是军人的天职”。 然而,柬埔寨国防部的回应却呈现完全相反的叙事,泰国士兵首先向柬方哨所移动,并在未警告的情况下开火,柬军出于自卫才予以回击,且“避免了事态升级”。 这种“互指开局”的戏码并非首次,泰柬边境,尤其是柏威夏寺周边区域,历来是火药桶,2008年至2011年,双方曾因这座千年古寺的归属权爆发多次交火,甚至动用火箭炮与坦克,造成数十人死亡、数万居民流离失所。 尽管2013年国际法院将寺庙周边区域划归柬埔寨,但部分地段界线模糊,双方巡逻队“擦枪走火”的剧情仍间歇性上演。 柏威夏寺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法国殖民者与暹罗(泰国旧称)划定的模糊边界,1962年,国际法院将寺庙主权判归柬埔寨,但泰国始终对周边4.6平方公里土地提出主张。 这片区域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边境,更是民族尊严与历史记忆的象征,在泰国,柏威夏寺被民众视为“失落的瑰宝”。在柬埔寨,它则是反抗强邻、捍卫主权的精神图腾。 此次冲突的时机也耐人寻味,泰国正处于政治过渡期,军方在国内事务中的角色备受关注,柬埔寨洪马内政府上任后,则试图在传统与新兴盟友间寻找平衡。 有分析认为,边境争端可能成为双方转移国内矛盾的出口,但若控制不当,极易重演2011年的军事对峙。 尽管边境发生交火,但泰国和柬埔寨都保持了克制,泰国在声明中提到"通过机制解决问题",柬埔寨也提出"双边谈判"的提议,这种"对内强硬、对外谈判"的做法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边境博弈策略,一方面,两国政府需要在国内展现强硬姿态以凝聚民意,但过度冲突会影响执政稳定性。 另一方面,东盟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但成员国之间的冲突可能损害区域信誉,此外,泰柬经济联系紧密,柬埔寨的农产品和劳动力对泰国经济很重要, 正如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学者哈里森所说,边境枪声是历史的回声,但今天的主角更懂得在民族主义与现实利益间走钢丝。 泰柬边境的“罗生门”,本质是殖民遗产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冲突的缩影,追究“谁开第一枪”固然重要,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打破“冲突-谈判-再冲突”的循环。 技术手段可成为信任建设的突破口, 在争议区域部署联合无人机巡逻、共享实时监控数据,或设立军事热线,能减少误判,2022年,印尼与马来西亚在边境试点“数字边界管理系统”,使走私与非法越境事件下降70%,此类经验值得泰柬借鉴。 经济合作应优先于主权争议, 泰柬边境省份如乌汶、马德望等均是经济洼地,若将资源投入跨境特区建设(如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农业加工区),民众从合作中获益后,极端民族主义的声音便会削弱。 东盟需从“调解者”升级为“制度设计者”, 当前东盟应对成员国内部冲突时,常因“共识原则”陷入被动,若能否建立跨境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如联合调查小组),将有效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边境的枪声终会沉寂,但若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它仍会一次次惊醒和平,解局之道,或许不在军事对峙的前线,而在田间地头的合作、技术创新的应用与区域制度的革新之中。
泰国陆军宣布了,9月27日中午,泰国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突然宣布,柬埔寨士兵在
物规硬核
2025-09-29 15:42:49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