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一天就还风险就小吗?其实风险更大,许某以为借一天就还风险小,却不知道“过桥贷”的核心风险不是时间,而是续贷能否成功。 这起悲剧的源头,是一笔看似“简单”的过桥担保。许某此前已为哥前妻徐某群的两笔银行贷款担保,因不愿再承担风险,一直想解除担保。2025年3月,徐某群150万元银行贷款到期需续贷,经银行客户经理金某意推荐,许某同意为其向放贷人潘某借款“过桥”,本约定借150万用一天,付22500元费用,还款续贷后许某即可“脱保”。 可事情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金某意突然提出150万不够,要求再借50万,先转到徐某群妹妹的卡上还其贷款,称“续贷后钱能立刻放出”。最终许某以“共同借款人”身份签字,帮借200万,一天费用涨至3万元。然而200万转入银行后竟直接“消失”,银行以“金额不足”为由重新审批,续贷始终无果。 更致命的是,许某不仅没解除原150万贷款的担保,还背上了200万高息借款的连带责任。当400多万债务从天而降,这个普通家庭彻底被压垮,他在遗书中痛诉“轻信亲人,背上一辈子还不清的债”。 53岁的许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好心帮哥前妻“过桥”担保,会变成压垮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2025年6月26日,这位在当地电力系统工作的男子,留下写满绝望的遗书后在家中自缢身亡。 这事给所有人提了醒:3个“不签字”原则要记牢 不了解“过桥贷”“连带责任”等概念,坚决不签字,金融担保从不是“签个字的事”; 非直系亲属且未明确风险兜底,坚决不签字,人情不能当债务保护伞; 银行、放贷人联合引导“临时帮忙”,流程有任何模糊之处,坚决不签字,避免被卷入资金漩涡。 许某的悲剧不是个例,多少人因“抹不开面子”签字担保,最后把自己拖进债务深渊。
借钱一天就还风险就小吗?其实风险更大,许某以为借一天就还风险小,却不知道“过桥贷
李京京
2025-09-28 23:14:03
0
阅读:12
万顷沙
没说到点子上,重点是银行抽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