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车企业或者品牌方面,有一个价值观我是比较支持的,就是车企在技术路线上不倾向

康安说汽车啦 2025-09-28 14:55:47

对于汽车企业或者品牌方面,有一个价值观我是比较支持的,就是车企在技术路线上不倾向于去搞 “非此即彼” 的极端化,而长城这几条战略刚好踩在这个点上,从工程师视角看还挺有参考性。

首先是 “油电平等化”,本质上应该讲究一个不同动力路线有自己各自的适配场景 —— 北方冬季低温、偏远地区补能,燃油车仍有不可替代性。呼吁公平竞争环境,本质是避免政策或市场过度倾斜导致技术单一化,让燃油、混动、纯电在各自优势领域充分竞争,最终受益的是不同需求的用户。

再看 “泛内燃机化”,这不是固守燃油,而是把内燃机从 “单一动力源” 转型为 “高效能量补充单元”。像 Hi4 技术,长城在传播中的价值观就是通过电机与内燃机的协同,让低速用电、高速用机、急加速联调,既解决了纯电续航焦虑,又比传统燃油车节能,本质是把两种技术的短板补上、长板拉满,属于很务实的 “协同优化” 思路。

“新能源多元化” 更像是前两者的延伸,比如城市通勤适合纯电,长途自驾适合混动,硬派越野可能还需要强动力燃油或 PHEV,按场景匹配动力,避免 “一套技术包打天下” 的误区。毕竟用户需求是分层的,技术路线也该跟着场景走,而非追求概念上的 “绝对先进”。

最后是 “战略全球化”,从工程师角度看,“生态出海” 比单纯卖车更有价值 —— 比如在海外建研发中心、本地化供应链,既能根据不同市场的法规(如排放、安全标准)调整技术参数,也能把混动、内燃机优化等核心技术输出,比只做 “产品代工厂” 更能建立长期竞争力。

不过战略落地还得看执行,比如部分动力总成实际行驶质感的表现、海外市场的本地化适配的用户接受度,这些还需要广大用户的反馈。大家觉得从技术落地层面,这几条战略里哪条最考验车企的硬实力?长城汽车的破局之道可以造台风的试验室车评精选

0 阅读:0
康安说汽车啦

康安说汽车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