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没能在最后一刻挽救伊朗,联合国恢复制裁,哈梅内伊政权凶险! 英法德三国以伊朗

玉龙吟风梦九霄 2025-09-28 13:33:55

中俄没能在最后一刻挽救伊朗,联合国恢复制裁,哈梅内伊政权凶险! 英法德三国以伊朗未履行伊核协议为由,依据安理会第 2231 号决议启动 “快速恢复制裁” 机制,给出 30 天的缓冲期,9 月 27 日成为决定伊朗处境的关键节点。 消息传出后,中俄迅速行动,9 月 20 日安理会首次表决中,两国投票赞成豁免制裁,无奈支持票未达 9 票,议案未能通过。 距离期限只剩三天时,中俄再次提交决议草案,主张将制裁豁免延长六个月至 2026 年 4 月 18 日,为持续对话留出空间,这份最后的努力最终仍因票数不足未能成功。 最后的几天里,外交斡旋从未停歇。 9 月 23 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英法德三国外长及欧盟外交代表,会谈持续近四小时,虽未取得突破,各方仍同意继续磋商。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公开表示,将在次日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见面,试图推动协议达成。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也在密集沟通,他亲自与伊朗、欧美各方协调,核查人员已启程前往伊朗,等待政治层面的最终确认,所有人都在为 “最后一刻” 的转机努力。 中俄的立场始终清晰且坚定。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伊核问题的唯一可行选项,政治解决路径是维护中东稳定的唯一正确途径。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扬斯基则明确指出,第 2231 号决议与伊核协议将于 10 月 18 日同时失效,此后相关限制措施将不再适用,从法律层面厘清事件边界。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安理会上特别感谢中俄,认为两国为避免对抗付出了真诚努力,这种认可成为紧张局势中的一抹暖意。 9 月 27 日上午 8 时,美国东部时间一到,暂停多年的对伊制裁正式恢复。 伊朗的回应迅速而克制,外交部当天宣布召回驻英法德三国大使,返回德黑兰商议反制措施,但并未关闭沟通渠道。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明确表示,国家不寻求冲突,但若遭遇侵略,必将作出强力回应。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社交平台发声,批评西方的施压手段,却也未提及激进举措,这种态度为后续对话保留了可能。 制裁生效后的第二天,新的进展出现。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已恢复对伊朗核设施的核查活动,此前因局势紧张中断的合作重新启动。 这一变化源于埃及斡旋下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即便制裁恢复,伊朗仍兑现了对核设施透明化的承诺。 同时,欧盟外交代表卡拉斯仍对外表示 “外交仍有机会”,暗示各方的私下磋商并未因制裁生效而终止。 伊朗国内虽面临经济压力,但多年应对制裁的经验让相关部门早有准备,粮食储备与基础能源供应保持稳定。 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的支持从未消失,除中俄外,金砖国家均对制裁恢复表示遗憾,印度、巴西等国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往来,这些都为伊朗缓解外部压力提供了支撑。 这场未能成功的 “最后挽救”,本质是多边主义与对抗思维的一次碰撞。中俄的努力虽未改变表决结果,却守住了外交解决的底线,让世界看到对话的价值。 伊朗在制裁生效后的理性应对,更展现了一个国家在压力下的成熟与克制。危机尚未结束,但各方对对话的坚持、对和平的渴求,早已穿透制裁的阴霾,成为化解分歧的最坚实力量,这正是复杂国际局势中最动人的正能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玉龙吟风梦九霄

玉龙吟风梦九霄

玉龙吟风梦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