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

经略简料 2025-09-28 11:44:23

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么处理?”没想到,陈老总摇摇头说:“这位大亨不能动!” 1949年的上海,风云变幻。当黄金荣提着扫帚在马路上接受改造,杜月笙远走香港时,同样是青帮大亨的顾竹轩,命运却拐了个大弯。 他不仅没被清算,还被陈毅亲自批示“区别对待”,后来甚至当上了上海市的人大代表。 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好人有好报”,而是一场他在商界、江湖和国族三个棋盘上,同时下赢了的精彩对局。 顾竹轩后来构建起的商业版图,若回望它最初的起点,实在是低到让人忍不住心生感慨,满是心酸。 时间来到 1902 年,江苏盐城有个年仅 16 岁的穷苦少年,由于家乡遭遇严重旱灾,只能跟着家里人一起逃难,最终辗转来到了上海。 他先是在十六铺码头当搬运工,后来去拉黄包车。 转机出现在1905年,他进了一家德国汽车行当学徒,凭着过人的记性和动手能力,不仅学会了修车,还从德国老板克劳斯那儿学了口流利的德语。 一战爆发,德国老板要回国,顾竹轩瞅准机会,用800块大洋盘下了整个车行。 要知道,当时全上海的汽车还不到300辆。 他这一步棋走得太准了。 到1920年,他的车队已经有80多辆车,几乎垄断了上海三分之一的汽车运输业务。 他一边利用早年在租界当华探积攒的人脉和青帮背景扫平障碍,一边又敢于用现代法律武装自己。 1923年,他为自己斥巨资建造的天蟾舞台,硬是把租界工部局告上法庭,还打赢了官司,这事当时上了《申报》,让他名声大噪。 但在上海滩的江湖里,光会做生意是远远不够的。 顾竹轩拜入青帮刘登阶门下,以苏北同乡为纽带,聚拢了一大批门徒,天蟾舞台就是他们的大本营。 可他的崛起,动了黄金荣的奶酪。 黄金荣先是策反了他的心腹唐嘉鹏,又买通他的保镖王兴高,罗织了一个“教唆杀人”的罪名,把他送进大牢关了一年多。 这次牢狱之灾让他元气大伤,但也让他看透了江湖的残酷。 他明白了,帮派势力终究是浮云,只有实打实的产业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让他之后没有像其他大亨一样无限扩张江湖势力,反而把重心牢牢放在自己的正经生意上,这为他日后的转型留下了至关重要的退路。 当历史进入最关键的时刻,顾竹轩下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棋。 日本人占领上海后,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请他出任伪商会会长,他直接称病闭门谢客,态度坚决。 他不仅是说说而已,汪伪政府强征他的汽车时,他暗中让司机搞破坏,三个月就报废了28辆车。 他对同胞的义气更是没话说。 淞沪会战后,他开放天蟾舞台收容难民,光1942年一年就接济了超过3000人次。 更厉害的是,在侄子顾叔平(共产党员)的影响下,他早就开始为新四军秘密输送物资,从1939到1941年,价值20万银元的药品就是通过他的运输网络送出去的。 他甚至把年仅15岁的亲儿子,也送去参加了新四军。 这种在民族大义面前的清醒和“投资”,为他赢得了未来。 1949年上海解放,陈毅看到清算名单上有他的名字,大笔一挥,直接划掉。 顾竹轩也相当识时务,主动上交了蒋介石送的“中正剑”,并将天蟾舞台和汽车公司都改为国营。 这位曾经的“江北大亨”,换上了中山装,当上了人大代表,晚年还投身于京剧《红色娘子军》的改编工作,并捐钱在家乡建学校。 1956年,70岁的顾竹轩因心脏病去世。 他的一生,就像一场复杂的多重博弈,在时代的夹缝中,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清醒的抉择,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最体面的结局。 信息来源:《文汇报》:"抗战时期上海地下斗争史料" 、《新民晚报》:"老上海的传奇人物" 《上海档案》:"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0 阅读:1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