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一名团长奉命撤退,他却擅自带兵奔赴主力军战场,却万万没想到打得美军毛骨悚然,这一战成为美军史上一大败绩。 说起这个团长,就是范天恩,山东泰安人,1922年出生在那片黄土高原上。1938年,他才16岁,就投身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从最基层的战士干起。那时候抗日烽火正旺,他一步步从宣传队工作转到指导员、连长,1942年还进过山东抗大一分校学习,系统啃了些军事知识。1943年调到东北军新一师,解放战争时期,他随东北民主联军转战,升到营长、团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他都亲身参与,积累了从班排到团级的实战经验。到1949年,他已经是38军112师的骨干,1950年抗美援朝打响,他出任335团团长,带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 志愿军入朝后,第一阶段是稳住阵脚,第二次战役是主动出击。1950年10月底,美军第八集团军推进到清川江一线,麦克阿瑟还幻想圣诞前回家,结果志愿军38军等部从侧翼包抄,敌军意图暴露,连夜南撤。范天恩的335团接到任务,迅速抢占飞虎山,这是个制高点,能卡住敌南逃路。11月4日,他们发起进攻,二营主攻主峰,一营三营拿下侧翼高地。敌军靠炮火阻击,但志愿军推进快,两小时内就控制了阵地。接着是坚守,敌机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步兵冲锋,335团用手挖工事,抗击了五天五夜,击退敌57次进攻,阵地反复拉锯九次。敌军一个师的兵力砸上来,志愿军歼敌1800多,5连还被评为特等功连。这仗打得硬,弹药粮食都快见底,但他们顶住了,为主力围歼敌军争取了时间。 11月7日,师部下令放弃飞虎山,转向德川方向。范天恩执行撤退,但路上电台坏了,断了联系。部队在转移中遇到40军弟兄,得知德川战事已结束,38军主力正堵在嘎日岭一线,美军第二师正从松骨峰缺口蜂拥南逃。范天恩判断,这缺口不堵,敌主力就溜了。他没等上级明确指示,直接带335团转向,急行军百里,赶到书堂站布防。11月30日凌晨,一营三连刚上松骨峰,敌军就到了。这是个遭遇战,美第二师加韩国第七师,总兵力两万多,坦克飞机大炮齐上,志愿军就几百人,手里主要是步枪、机枪和手榴弹。敌军想速战速决,飞机低飞扫射,炮弹砸得山头冒烟,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冲坡。但335团依托地形,炸毁敌两辆坦克,机枪封锁冲锋路,手榴弹群投,硬是挡住五次大规模进攻。一个排打到只剩五人,还在肉搏。敌军留下一地尸体和残车,第二师南逃计划泡汤,全师在清川江战役中损失4000多,40%装备报废,师长凯泽被撤职。这仗的战损比敌我5比1,美军后来在报告里承认,这是他们朝鲜战场上罕见的惨败,暴露了机械化部队在山地近战的弱点。 范天恩当时不知道师部正为调兵发愁,112师主力已分散,他这步棋等于赌上了全团。但从结果看,它直接补上了防线缺口,为第二次战役全胜铺路。战役整体上,志愿军歼敌3.6万,俘虏美军2000多,迫使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退到三八线。这不只是数字,美军从“进攻专家”变成“防守苦手”,麦克阿瑟的“圣诞攻势”彻底破产,联合国安理会也开始反思干涉朝鲜的代价。国际上,这场仗让西方阵营意识到,中国不是好惹的,苏联的援助也随之加强,战线就此僵持三年。 战役后,335团归建,继续打第五次战役,范天恩指挥汉江南岸阻击,又一次用血肉挡住敌军。停战后,他回国进南京军事学院深造,1955年授上校,1963年升大校。1968年起,在总参谋部干了十年,从作战部副部长到军务部副部长,处理防化演习、人事调配。1980年转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员,管沿海防务,退休后在北京安度晚年。2001年12月2日,他因病去世,79岁。身后,儿子范琳编了本《天生无畏》,把他的经历写进书里,提醒后人那代人的付出。
志愿军的王牌军长,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只有一人是少将,他是谁“1950年11月
【6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