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2艘核航母天天跑全球,中国3艘刚学会排队起飞。 不是比谁造得快,是比谁飞得多、修得稳、撑得住。 福建号电磁弹射成功那天,央视播了歼-15T冲出去的慢镜头——那不是试验,是中国人第一次把“弹射”两个字,从图纸砸进了现实。 美国早把这当家常便饭,一天160架次,故障率比你手机充电还低。 可人家是拿20万次实战架次喂出来的,你一次没打过,光练不打,心里没底。 辽宁、山东、福建三艘一起转南海,不是秀肌肉,是逼自己从“单打独斗”变成“组团打怪”。 甲板调度算法跑通了,空情共享连上了,但油料补给船还在后头喘气,卫星链路一断,指挥就卡壳。 你有弹射,他有加油机;你有歼-35,他有MQ-25帮你续命。 这不是装备差距,是体系在呼吸。 飞行员一年飞60次,美军飞150次。 差的不是胆子,是跑道的长度和海上的日子。 中国现在把航校到作战压缩到五年,像赶火车——别管站台多乱,先上车再说。 福特号修了八年才敢出海,福建号五年就下水。 中国不是在复制,是在抄作业时顺手改了题。 电磁弹射跳过了交流电阶段,直接上直流;核动力还没上,但图纸已经画在墙上。 十年后回头看, 美国的航母是老司机,中国的是刚拿驾照的, 但方向盘,已经握在自己手里了。 路还长,但油门,踩下去了。
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
【61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