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会直接把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中国?其实西方本来打算把俄罗斯彻底困死,让市场归他们、政权归他们、土地也归他们,西方从没想过放弃俄罗斯市场,他们只是高估了自己实力,结果把事情玩脱了。 西方的心思从来明明白白,他们压根没打算放弃俄罗斯市场。他们想的是用制裁把俄罗斯彻底困死,等俄罗斯撑不住了,他们再顺理成章接手市场,甚至拿捏政权,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算盘打得震天响。 他们第一步就拿能源开刀。欧盟跟着美国喊着要摆脱对俄能源依赖,还设定了2027年彻底停购俄能源的目标。欧盟委员会更是高调宣称,停止俄气过境乌克兰对欧洲气价影响"微不足道"。 紧接着就是一轮轮制裁砸下来。欧盟搞到第17轮制裁时,已经把342艘俄石油运输船舶列进黑名单,连苏尔古特油气这种给俄政府供血的能源巨头都没放过。他们还盯着俄军工企业,40多家企业因为涉嫌供应装备被制裁,甚至想靠次级制裁堵死第三国的合作门路。 西方觉得这招稳赢,毕竟以前不少国家都扛不住这种全方位围堵。他们算着俄罗斯会因为能源卖不出去缺钱,军工会因为缺零件停产,金融市场会被搅乱,最后只能乖乖听话。 可他们严重高估了自己的承受力,也低估了俄罗斯的韧性。欧盟先说要摆脱俄气,结果斯洛伐克、匈牙利这些国家根本离不了。乌克兰要停了俄气过境管道,斯洛伐克总理直接急了,不仅骂乌方决定不合理,还跑去莫斯科谈判,甚至放话要停供乌克兰电力。 能源账更是算得一塌糊涂。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气占比从40%跌到8%,但代价是自己的天然气价格涨了48%。斯洛伐克总理算过一笔账,欧洲家庭和企业每年要多掏400到500亿欧元气费,外加600到700亿欧元电费,而俄罗斯每年顶多损失20亿欧元。 更尴尬的是,欧盟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他们转头买美国LNG,结果特朗普直接喊话要欧盟用买油气补偿贸易顺差,不然就加关税。欧盟想搞环保新规约束LNG供应国,卡塔尔直接放话,敢罚款就断供,这下欧盟连反驳的底气都没有。 俄罗斯这边根本没按西方的剧本走。全球一万艘油轮,少个几百艘根本不影响大局,俄专家早说了欧盟制裁是"老调重弹"。俄罗斯转头就把能源卖给了更需要的国家,天然气、原油照样运出去,外汇收入没掉多少。 西方企业这下彻底懵了。他们要么被迫退出俄罗斯市场,要么就得扛着制裁风险做生意。那些深耕多年的汽车、电子企业一撤,留下的市场空白一眼望不到头。 中国企业这时候就顶上去了,但这可不是捡漏,是实打实的互补。中国本来就是俄罗斯连续15年的最大贸易伙伴,西方一退出,双方合作直接上了快车道。2024年中俄贸易额都到244.8亿美元了,比上世纪90年代涨了48倍。 俄罗斯的原油、天然气、农产品源源不断运到中国,中国的工程机械、电子产品、家电也成了俄罗斯市场的硬通货。连中国的汽车和智能手机,这两年在俄罗斯都卖得特别火。更关键的是,双方95%的贸易都用本币结算,压根不用看美元脸色。 西方这才发现不对劲,他们想的是困死俄罗斯,结果把自己的市场份额给困没了。他们搞次级制裁想拦着第三国和俄合作,可谁愿意放着生意不做?土耳其、阿联酋这些国家该合作还合作,中国更是在制造业、绿色能源、跨境电商这些新领域跟俄罗斯越走越近。 欧盟委员会那些官僚现在估计悔得肠子都青了。他们以为制裁是万能的,没想到制裁成了"双刃剑",伤了俄罗斯一点皮毛,却把自己的能源安全、企业利益全搭进去了。美国倒是靠卖高价LNG赚了一笔,但欧盟的产业成本飙升,不少工厂都撑不下去了。 最讽刺的是,西方越是加码制裁,中俄合作越紧密。以前双方可能还侧重能源贸易,现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医疗设备这些新兴领域都成了增长点。中欧班列也在帮着打通物流,双方货物往来越来越顺畅。 西方不是把俄罗斯市场拱手让人,是他们自己的战略彻底玩脱了。他们太高估自己的掌控力,以为能靠制裁拿捏一个大国,结果既没能困死俄罗斯,又丢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市场。 中国能接住这个市场,靠的不是趁虚而入,是多年积累的产业实力和务实的合作态度。俄罗斯需要稳定的合作伙伴,中国需要多元的市场和资源,这种双赢的合作,根本不是西方的制裁能拆散的。 现在西方看着中俄贸易增长只能眼红,他们想重新回去?根本不可能了。市场一旦丢了,再抢回来难于登天。那些喊着"制裁有用"的西方政客,现在连提都不敢提俄罗斯市场的事,毕竟这脸打得太疼了。 官方信源:中国经济网《欧盟新一轮制裁对俄影响几何》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