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胡雨松
巍巍大别山,主峰在霍山。
聊起大别山和主峰白马尖,六安市霍山县磨子潭镇宋家河村村民总是会自豪地说,“离我们村不远,上景区开车半小时就到了。”
半小时的车程,如今是村民“一句话”的事情。然而在10年前,想从村里走出大山,并不是一件易事。
“咱们这里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好,茶叶也好,可就是当年路不好,外面的人进不来,出去的人也不想回来。”伍义刚是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自幼在宋家河村长大,对当地的变化看在眼里,“在旅游风景道开通之前,村里账上基本年年都是空的。”
变化,源于2016年底开通的大别山旅游风景道。这条公路将大别山腹地的村庄沿线串起,也带来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
大别山旅游风景道为宋家河村产业振兴开了“绿灯”。人民网记者胡雨松摄
在宋家河村主干道旁,一栋超1500平米的茶叶加工厂房格外显眼。2018年,村里的年轻人程浩带着资金和技术,返乡办起了安徽鑫茗雨茶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宋家河村也围绕茶叶做起了产业文章,当地利用紧邻大别山旅游风景道的交通优势,实现村企合作,打造生态茶园3000亩,带动全村及周边近1000户茶农户均增收近万元。
好茶叶走出大山,也把宋家河村好山好水好名声带了出去,越来越多的游客趁着春天采茶季来到宋家河,当地也在“茶业”基础上做加法,开发出茶文化体验园、手工制茶体验中心和一批乡村民宿,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500万元。
“风景道开通后,村子里产业办得有声有色,村集体收入也日益增多。”伍义刚介绍,如今村上还增开了公交车频次,一天有三班公交车去县城,村民去县里办事也方便了。
道路畅通,为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打开“绿灯”。在霍山县太阳乡金竹坪村,位于S333省道旁的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石斛种植园也迎来一波外地游客,沿着园区原生态石子小路拾阶而上,大大小小的石头上,整齐地排列着种养的石斛。据了解,该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旅游的多业态发展模式,以农户参与种植、初加工、旅游服务等方式,将霍山石斛打造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景区内种养的石斛。人民网记者胡雨松摄
近年来,霍山县围绕大别山旅游风景道打造特色乡村产业,让沿途好风景变成乡村振兴“好丰景”,推动生态、文旅优势变为发展胜势。据了解,2024年,霍山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4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3亿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18.2%和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