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想到,泽连斯基这次跑去联合国,不是去哭诉,也不是继续喊“支援我们”,他直接宣布:我们乌克兰要开始出口武器了。 其实早在9月19号,泽连斯基就在Telegram上提过“有控制的武器出口”计划,当时没几个人当真,毕竟过去两年,乌克兰财政基本靠伸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初算过,2024年它的财政缺口就有350亿美元,全靠美国450亿、欧盟300亿欧元的军援撑着,突然说要卖武器,谁信它能从受援方变卖家? 可9月24号联合国大会上,泽连斯基真把这事官宣了:要卖实战武器,赚的钱全用来造无人机。 这话听着新鲜,毕竟以往他来联合国不是哭诉就是要援助,这次突然换了卖家身份,还说要搞“卖武器-造武器-再打仗-再卖”的循环,但仔细扒一扒乌克兰军工的公开信息,才知道他们打的是“自研装备”的主意,比如在战场上用了两年的海鹰-10侦察无人机,还有仿土耳其的旗手-TB2改进型。 而乌克兰军工集团Ukroboronprom今年上半年发过产能报告,说无人机月产量能到8000架,10%打算出口,单价5000到2万美元,这价格确实比美国“死神”无人机(单架超1000万)便宜,瞄准的该是波兰、立陶宛这类对俄有戒心的欧盟小国。 但泽连斯基说的这种“循环”真能转起来吗?先看市场认可度,海鹰-10的公开数据摆在那,续航6小时、侦察半径不足100公里,比俄罗斯猎户座差一截,也就适合游击战,中小国家买不买账还两说。 就算能卖出去,这点钱也不够看,按每月卖800架、均价1万美元算,一个月才800万美元,对比350亿的财政缺口,连塞牙缝都不够,泽连斯基之前喊着“每月要8亿维持军工生产”,这点收入连无人机芯片采购都覆盖不了,要知道乌克兰无人机的核心芯片还得从西方买,美国最近刚收紧出口限制,真断货了,产能立马就得掉。 更麻烦的是国际规则这关,联合国《武器贸易条约》要求武器出口有透明监管,防止流入黑市,可乌克兰去年就被路透社曝过,援乌武器通过波兰边境流进黑市,至今没查清楚。 现在搞“有控制出口”,谁来监督?靠泽连斯基政府自己?还是欧盟?真出了扩散问题,别说出口黄了,西方军援都可能受影响,美国国会早有人质疑“援乌武器去向不明”,再爆转卖丑闻,怕是又要吵着断供。 说到底,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宣布这事,更多是摆姿态:一方面告诉西方“我们不是只会要钱”,好继续要援助;另一方面给国内打气,证明军工还活着。 但现实里,这“循环”更像画出来的饼,没核心技术,靠组装西方零件的武器竞争力弱;没稳定供应链,随时被卡脖子;更没足够市场份额,在中美俄土的无人机市场里,连小字辈都算不上。 真要让这循环转起来,光靠联合国喊一嗓子可不够,泽连斯基得先解决芯片供应,再搞定国际监管,还得让买家信乌克兰武器靠谱,可这些哪件都不容易,说不定过俩月再看,这事就跟之前的反攻大捷一样,没了下文。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