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会直接把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中国?其实西方本来打算把俄罗斯彻底困死,让市场归他们、政权归他们、土地也归他们,西方从没想过放弃俄罗斯市场,他们只是高估了自己实力,结果把事情玩脱了。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美的反应非常迅速,大规模金融制裁、冻结外汇储备、限制出口高科技产品。 当时他们的判断很简单,俄罗斯经济体量看似不小,但其实对外依赖度高,尤其是能源出口严重依赖欧洲。 只要欧洲全面切断进口,俄罗斯财政就会出现巨洞,再加上金融制裁,卢布必然崩溃,俄国内部经济社会就会动荡。 这一套组合拳的目标,就是直接把俄罗斯锁死。 欧美很多分析机构也当时做过预测,说俄罗斯经济会出现两位数下跌,可事情的发展让他们吃了惊。 俄罗斯没有被压垮,首先是因为能源。 欧洲喊着要能源多元化,结果自己反而陷入了巨大困境。 虽然确实削减了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和石油,但这让欧洲能源价格在2022年底飙升,通胀严重,甚至影响到工业生产和民生。 欧洲企业陆续传出搬迁计划,因为长期高能源成本让他们失去竞争力。 与此同时,俄罗斯立刻把出口方向东移,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接过了欧洲的部分需求,买家的增加让俄罗斯能源没有彻底失去出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对俄罗斯来说更是关键渠道。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同比大幅增加。 换句话说,欧洲减少的部分,绝大多数转手流向了亚洲。 这意味着欧美的算计打了折扣,俄罗斯并没有被锁死,市场结构却因此重组,中国的进口优势直接凸显出来。 金融领域也是一样,欧美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试图切断其国际结算渠道。 可俄罗斯很快转向替代机制,卢布和人民币的结算规模迅速上升。 中国央行公布的跨境人民币交易数据表明,俄罗斯已经成为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原本美元和欧元在对俄交易中具有垄断地位,现在人民币迅速填补空白,俄罗斯企业直接绕开了西方金融体系。 这对中国来说等于拿到了一块原本很难进入的市场空间,人民币的国际角色在无形中获得实质性突破。 西方的用意是通过金融制裁卡死俄罗斯,但最后结果是自己割裂了市场,让中国的货币工具直接进入。 西方原本占据俄罗斯大量高科技、机械设备、汽车和日常商品市场,一旦制裁落地,欧美企业纷纷退出,俄罗斯国内众多领域出现空缺。 过去两年,中国企业迅速进入,从汽车到消费电子,从工程机械到家电用品,市场份额直线上升。 俄罗斯政府也在鼓励进口替代,但毕竟本土产业受限,短期内难以满足需求,中国制造成为主要替代。 那么欧美为什么会犯这样自信的错误呢?核心原因就是他们高估了自己对国际体系的掌控力。 在冷战结束后很长时间,欧美认定只要动用金融制裁武器,任何国家都会被压服,毕竟美元、欧元主导的结算体系几乎覆盖全球。 但这次他们第一次真正遇到的大型目标是俄罗斯,一个能源大国、资源大国、军工能力强且有战略纵深的国家。 这和之前针对一些经济体量小的国家完全不同,强行套用老办法,结果导致体系本身遭遇分裂。 总体来说,欧美的战略误判害了自己,他们以为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拿捏局势,结果却堵死了自己进入的通道。 过去西方国家凭借绝对优势还能随意操控局势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躺赢”了,成了最大受益方。
为什么欧美会直接把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中国?其实西方本来打算把俄罗斯彻底困
阿皮历史库
2025-09-26 10:58:02
0
阅读: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