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疼!”9月23日报道,广东茂名一农户刚种下30亩地的番茄苗,当听到台风桦加沙马上就来了,担心番茄苗太贵,都吹跑了损失肯定很大,农户只好一颗颗又拔掉,放在育苗盘里养起来,等台风过后再接着种,网友:只知道拔苗助长,现在见识了何为拔苗止损! 广东茂名的李大姐刚种完30亩番茄苗,就收到了台风“桦加沙”即将登陆的消息。她二话不说,叫上家里人开始往回拔刚种下的幼苗。 这些番茄苗每棵成本3块钱,30亩地大概种了2万多棵,光是苗钱就投入了6万多,加上人工费和地租,前期投入接近10万元。 台风预计以14到16级强度登陆,这种级别的风力能把成年人吹倒,更别说这些刚种下根还没扎稳的小苗了,李大姐算得很清楚,与其等台风来了全军覆没,不如现在辛苦点把苗救回来。 一家四口人从下午2点干到天黑,终于把所有番茄苗转移到了育苗盘里,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满满几大棚的绿苗,心里踏实了不少。 其实这种做法在沿海农村很常见,台风季节,经验丰富的农户都会提前做准备,有的抢收还没完全成熟的作物,有的给大棚加固防护网,各家都有自己的办法。 李大姐家种番茄已经七八年了,经历过好几次台风,2018年那次台风,她没来得及转移,30亩番茄苗全部被毁,损失了十几万,那年几乎白干了。 从那以后她每年都会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台风季节,手机里装了好几个天气软件,还加入了当地农户的微信群,大家互相通报消息。 这次台风“桦加沙”被称为今年的“全球风王”,风圈直径超过1300公里,影响范围特别大,光是听这个描述,有经验的农户就知道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番茄,李大姐家还种了10亩辣椒和5亩豆角,辣椒已经可以采收了,这两天加班加点摘了3000多斤,豆角还太嫩,只能用薄膜覆盖,希望能减少些损失。 村里的老农户说,以前台风来得有规律,现在变化太快,有时候预报说要来,结果转向了;有时候说影响不大,结果比预期严重得多。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农户们只能多做准备,有条件的会买农业保险,但保费不低,而且理赔程序复杂,很多人还是习惯靠自己。 李大姐的做法虽然看起来“劳民伤财”,但从经济角度分析很划算,重新种植的成本主要是人工费,大概每亩200元,总共也就6000元,如果不转移,损失的不仅是苗钱,还有地租、肥料钱和几个月的时间成本。 台风过后,如果幼苗损失不大,可以立即重新栽种,比重新育苗至少节省一个月时间,这在农业生产中非常关键,早一个月上市,价格能高出不少。 当地农技站的专家也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特别是对于根系不发达的幼苗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临时转移比硬扛风险更明智。 现在李大姐一家正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准备好了水泵排积水,检查了大棚的加固情况,只要台风一过,就立即开始重新种植。 看到茂名农户拔苗防台风的故事,不少网友都表达了心疼和敬佩。 “这才是真正的拔苗止损”,很多网友说,以前读书只知道“拔苗助长”是个笑话,现在看到了现实版的“拔苗止损”,觉得这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生活智慧,农民不容易,这不是瞎折腾,是在和老天爷抢饭吃。 “真的太心疼了”,不少人看到农户要一棵棵把刚种下的苗拔起来,都说隔着屏幕都觉得心疼,那都是时间和汗水啊,刚种下去又要拔起来,费时费力,但为了减少损失只能这么做。 “致敬农民的坚韧”,许多评论都表达了对农民朋友的敬佩,他们说农民靠天吃饭,但从不轻易向命运低头,这种朴素的智慧和坚韧,值得每个人学习。 “农业保险和大棚很重要”,有不少讨论提到,如果有更好的农业保险或者抗台风的大棚,或许就能减少这样的损失。 但也有人坦言,几十万的投入对普通农户来说压力很大,不是不想,可能是条件有限。 不知道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是会选择冒险把苗留在地里赌一把,还是会像这位农户一样,费时费力但求个稳妥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和理由! 信源:帮女郎在行动
悲剧还是发生了!9月24日,广东惠州,一男子因台风天气待在家里,由于太无聊,他就
【42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