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特朗普正式宣布了 9月25号,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发文敲定新协议,对欧盟输美汽车及相关产品征收15%关税,这则消息直接让全球贸易圈炸了锅,看似是双方握手言和,实则藏着不少值得说道的细节。 先看这15%的关税,表面上比今年4月25%的税率降了,但千万别被迷惑——特朗普政府之前对欧盟汽车只收2.5%的税,现在等于是翻了6倍,对欧盟来说根本不是让利,而是实打实的压力加码。更关键的是双方让步完全不对等:欧盟直接把美国汽车关税降到了零,美国却牢牢守住15%的门槛,难怪欧盟内部满是失望和愤怒,被不少人吐槽是“屈服”。 这波操作最受伤的是欧洲汽车业。要知道机械和车辆是欧盟对美出口的重头戏,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全靠汽车产业链吃饭,直接间接关联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今年上半年欧洲五大车企已经尝到苦果,大众净利润降了37%,斯泰兰蒂斯更是从盈利变亏损,15%的关税只会让成本压力雪上加霜——要么车企自己吞掉成本压缩利润,要么涨价把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怎么选都是难题。 更有意思的是协议背后的连锁反应。欧盟一边暂停了对美反制措施,一边已经在悄悄转向,冯德莱恩明确说要进一步对接亚洲市场,毕竟美国只占全球商品贸易的13%,欧盟显然想在剩下的87%里找新机会。而美国这边,既保住了对本土汽车产业的保护,还拿到了欧盟增购能源、军工产品的承诺,算盘打得叮当响。 说到底,这纸协议更像一场“不平衡的妥协”。15%的关税既是美国的贸易筹码,也是欧盟暂时的无奈选择,后续欧洲车企能不能扛住压力,欧盟的“亚洲转向”能不能见效,恐怕还要观察更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特朗普政策变脸 美国特朗普关税 欧盟反击特朗普 特朗普征加关税 特朗普关税方案 特朗普美国关税
新加坡媒体:中国似乎已经放弃和平解决中美矛盾的想法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3
【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