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杨靖宇将军的两个孙子手执 “东北抗日联军” 旗帜的照片,心中感慨万千! 昨天刷到一张照片,眼睛瞬间就热了 —— 杨靖宇将军的两个孙子,站在镜头前,手里紧紧攥着那面印着 “东北抗日联军” 的旗帜。 旗帜红得透亮,边角带着点岁月磨出来的软劲儿,俩人的腰杆却挺得笔直,跟史料里杨靖宇将军当年站在山林里的模样,莫名就串到了一块儿。 掐指一算,这都过去 85 年了。1940 年 2 月 23 日上午,吉林省蒙江县(后来改名叫靖宇县,就是为了把他的名字刻在这片土地上)的白山黑水间,杨靖宇将军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殉国的时候,才 35 岁。 你没法想象那时候的苦 —— 东北的二月,零下三四十度,雪能埋到大腿根,风刮在脸上跟刀割似的,他身上就裹着件单薄的棉衣,在林子里跟日军兜圈子,一躲就是好几个月。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了东北,抗联战士手里的家伙事儿,好多都是老掉牙的步枪,有的枪膛都磨花了,子弹得省着用,打一枪还得把弹壳捡回来重新装火药。 日军呢,光用来 “围剿” 抗联的兵力就调了十几万,还建了一千多个 “集团部落”,把山里的老百姓都往部落里迁,烧了老百姓的房子,就是想断了抗联的粮食和住处。 杨靖宇将军带着队伍在山林里转,经常几天吃不上一口正经饭,渴了就抓把雪塞嘴里,饿了就找树皮、挖草根,后来连草根都难找了,就嚼棉絮充饥。 日军后来把他围在了濛江的三道崴子,喊着让他投降,说投降了就给好处。 杨靖宇将军咋说的?他喊出那句震得人心里发颤的话:“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最后他倒在雪地里的时候,日军都懵了 —— 这个跟他们耗了这么久的人,胃里居然只有没消化的棉絮和树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 后来日军的随军医生回忆,当时解剖完,在场的好几个日本兵都低下了头,他们大概也想不通,这人到底是凭着啥撑下来的,撑着一口气,就是不低头。 现在东北好多地方都记着杨靖宇将军。 濛江县改名叫靖宇县,县里的杨靖宇纪念馆,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棍来,有家长带着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还有大学生组团来。 纪念馆里摆着将军当年用过的步枪、穿过的棉衣,还有他嚼过的树皮标本,每次有人站在跟前,都安安静静的,没人说话,可那股子敬意,都在眼神里了。 咱总说 “和平来之不易”,这话不是随口说的。 当年杨靖宇将军他们扛着劣质的武器,顶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跟装备精良的日军拼,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咱后人能过上安稳日子,能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中国人。 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负的样子了,国防力量越来越硬,咱出门在外,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底气。 要是杨靖宇将军能看着现在的东北,看着黑土地上长满庄稼,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跑跳,看着国旗在蓝天下飘着,肯定会笑着说 “值了”。
看到杨靖宇将军的两个孙子手执“东北抗日联军”旗帜的照片,心中感慨万千! 昨
小茹吖
2025-09-25 20:53:51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