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非常穷,它购买中国武器的钱从哪里来的?说白了,巴基斯坦能搞到中国武器的核心就俩字 —— 灵活! 钱从哪来?咱先得搞清楚巴基斯坦的 “穷” 到底是啥情况,2023 年它的 GDP 大概 3700 多亿美元,放在全球都算中下游水平。 更头疼的是,它每年的国防预算就那么点儿,2024 年也就 110 亿美元左右,连印度军费的零头都不够。印度去年光买装备就花了快 200 亿美元。 可巴基斯坦偏偏要面对印度的军事压力,从阵风战机到 S-400 防空系统,印度年年添新家伙,巴基斯坦不跟进就只能被动挨打。 这么一看,靠自己那点军费硬买,根本不现实,所以它的 “灵活” 才显得特别关键。 要说第一个能帮巴基斯坦凑钱的,得提中东那些 “老伙计”。 巴基斯坦和沙特、阿联酋这些中东国家的关系一直铁,不光是因为宗教文化近,更因为巴基斯坦常年派军队去中东帮忙维稳,比如沙特的边境防御里,就有巴基斯坦军人的影子。 这种交情可不是白来的,关键时刻中东国家会伸手 “搭把手”。 早年间枭龙战机刚立项的时候,巴基斯坦手里没多少启动资金,是沙特悄悄投了好几亿美元,才让这个项目能撑下去。 后来巴基斯坦买歼 - 10CE 的时候,有消息说阿联酋也通过 “技术合作” 的名义,给巴基斯坦拨了一笔专项资金。 表面上是支持巴基斯坦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就是帮它凑够买战机的钱。 除了靠朋友帮忙,巴基斯坦最常用的招就是 “以货易货”,用自己的资源换中国的武器,这招既不用掏现金,又能盘活自家的产业。 巴基斯坦有啥拿得出手的?棉花、大米、矿产这些都是硬通货,中国刚好也需要。 比如 2022 年,巴基斯坦就和中国签了个协议,用 120 万吨优质长绒棉换了一批枭龙 Block3 的配套零件,这批零件刚好够巴基斯坦组装 15 架枭龙战机。 还有它的铁矿石,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有不少高品位铁矿,中国某军工企业就和巴基斯坦约定,每年进口 50 万吨铁矿,折算成资金直接冲抵部分武器采购款。 这种方式对巴基斯坦来说太合适了,既不用动外汇储备,又能让国内的农业、矿业有稳定销路,相当于 “一举两得”。 当然,中国这边的 “灵活合作” 也帮了大忙,咱跟美国不一样,不会拿军售当 “带钩的胡萝卜”,反而会根据巴基斯坦的情况调整合作方式。 最典型的就是联合研制,比如枭龙战机,不是中国做好了卖给巴基斯坦,而是两国一起设计、一起生产。 巴基斯坦能自己组装大部分部件,虽然还有 40% 的核心零件得从中国进口,但比直接买整机便宜了近 30%。 就拿枭龙 Block3 来说,整机买得花差不多 3500 万美元一架,自己组装的话成本能压到 2500 万美元左右,一下子就省了不少钱。 而且中国还会给巴基斯坦提供低息贷款,比国际市场上的贷款利率低了一半还多,大大缓解了巴基斯坦的还款压力。 其实说到底,巴基斯坦能在没钱的情况下买到中国武器,核心不是 “凑钱”,而是找对了合作模式。 这种 “灵活” 不是耍小聪明,而是基于两国互信的务实选择。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