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口,发生了一桩令人痛心之事。 一位穿着时尚的奶奶,前来接六年级的孙子。这孙

九九随写 2025-09-25 15:00:02

学校门口,发生了一桩令人痛心之事。 一位穿着时尚的奶奶,前来接六年级的孙子。这孙子身形壮硕,放学一踏出校门,瞧见奶奶便伸手要钱。可奶奶出门匆忙,忘了拿包,手机和钱都没带在身上。孙子当即就不乐意了,冲上去对着奶奶就是一个锁喉,接着熟练地把奶奶摔倒在地,还不依不饶。 你想啊,学校门口人来人往,都是接孩子的家长和刚放学的学生,奶奶穿着得体,大概是特意收拾了一番来接孙子,满心盼着孩子放学,结果迎来的不是一句“奶奶”,而是伸手要钱的理所当然。她解释“忘带包了”的时候,语气里肯定带着歉意,或许还想哄两句“明天给你买好吃的”,可话还没说完,就被孙子一把锁住喉咙——那力道哪是小孩子闹脾气,分明是带着怒气的狠劲,周围的家长都来不及反应,就看着奶奶被壮硕的孙子重重摔在地上,老人倒地时发出的闷响,听得人心里一揪。 再看那孙子,摔倒奶奶后一点没慌,反而不依不饶,可能还跺着脚喊“你骗人!就是不想给我钱!”。他大概早就习惯了这样——想要什么就得有什么,一旦没满足,就用撒泼、动手的方式逼大人妥协。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懂是非、知轻重了,却能对从小疼他的奶奶下这样的手,可见平时家里有多纵容。或许每次他一闹,奶奶或爸妈就会赶紧满足他,久而久之,他把“动手”当成了要挟大人的武器,把奶奶的疼爱当成了理所当然,完全忘了眼前的老人,是天天接他放学、给他做饭的亲人。 周围的家长看得又气又心疼,有人赶紧上前把孩子拉开,有人扶奶奶起来,奶奶爬起来的时候,手还在微微发抖,可能是摔疼了,也可能是心寒。她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眼里大概满是不敢相信——那个小时候会抱着她脖子撒娇、会把好吃的塞给她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她或许不会怪孙子,只会在心里怪自己“没带钱让孩子生气了”,可这份退让,恰恰是把孩子推向了更不懂感恩的深渊。 其实这事儿不是个例,现在不少家庭把孩子当成“小祖宗”,要星星不给月亮,孩子犯了错也舍不得批评,甚至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可“小”从来不是犯错的借口,六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分清“尊重老人”和“撒泼打滚”的区别了。今天他能因为没拿到钱对奶奶锁喉、摔倒,明天就可能因为更大的欲望做出更过分的事。家人的纵容,看似是爱,实则是害,把孩子的是非观一点点扭曲,让他忘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敬畏。 说到底,孩子的问题,根源还是在家庭教育。奶奶的疼没错,错的是没有教孩子“感恩”和“边界”——疼孩子可以,但不能无底线妥协;满足孩子可以,但要让他知道“不是所有要求都该被满足”,更要让他明白,对亲人动手是绝对不能做的事。希望经过这一次,家里人能醒悟过来,好好教孩子做人,别再让“疼爱”变成“伤害”,别让老人的真心,换来这样寒心的回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6
九九随写

九九随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