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炸!炸!当地时间 2025 年 9 月 22 日下午到 23 日上午,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上空彻底热闹起来,乌克兰军队一波接一波地往这儿发射自杀式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把莫斯科市民惊出一身冷汗。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从傍晚到凌晨,防空警报断断续续响了好几次,不少人隔着窗户就听见空中传来的爆裂声,还有人拍到俄军防空系统开火的闪光,夜色里一道亮线划过,跟着就是砰的一声巨响,那是无人机被击落的动静。 俄罗斯这边反应倒是挺快,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从 22 号晚上就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实时通报情况,先是说防空部队击落了 9 架来袭的乌军无人机,没过几个小时又更新消息,说总数已经涨到 15 架了,应急救援人员正拿着工具在碎片坠落的地方忙活,生怕有漏网的危险部件。 到了 23 号上午,国际在线的消息更吓人,说俄军其实拦下了 30 多架无人机,看来乌军这次是下了血本,想靠蜂群战术冲破防线 —— 毕竟之前就有过先例,乌军无人机常以 6 到 12 架为一组飞行,就是为了让防空系统顾不过来。 虽说大部分无人机都被拦住了,但碎片还是惹了麻烦。有市民拍的视频里能看到,路边停着的好几辆汽车被砸得坑坑洼洼,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车顶上还嵌着黑乎乎的金属碎片,一看就是无人机残骸砸下来的。 好在万幸的是,这次没传出有人伤亡的消息,索比亚宁也特意说了 “暂无人员和财产损失报告”,不过 “财产损失” 这说法估计得打个折扣,那些被砸坏的汽车可不算是小损失。 受袭击影响,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机场还临时限制了航班起降,不少旅客被堵在机场里,直到凌晨才恢复正常。 大伙最关心的是,乌军这次用的到底是什么家伙?外界猜大概率是新亮相的Palianytsia无人机。 这玩意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乌克兰自己说是导弹和无人机的混合体,国防专家说它本质是轻型巡航导弹,靠火箭发动机推进,欧洲的研究员却觉得它更像自杀式无人机,能在飞行中临时换目标,灵活性特别强。 这种无人机射程能到 500-700 公里,带 20 公斤的弹头,打油库、机场正合适,而且技术不算复杂,就是把成熟技术拼了拼,却正好能躲开一些老式防空系统。 除了这个新型号,乌军可能还用上了改装的图 - 141 无人机,还有 UJ 系列自杀式无人机,这些型号航程都在 600 公里以上,最关键的是能反拦截 —— 俄军之前缴获过一架,发现它快到防空区时能突然加速,让人防不胜防。 要说这次袭击的时机也挺耐人寻味。就在几天前,9 月 20 号的时候,北约多国还在接连指控俄罗斯 “侵犯领空”,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都闹着召见俄大使抗议。 有专家说欧洲现在是给乌克兰输血的主力,美俄又在私下接触,冲突早就开始外溢了。再往前看,9 月 21 号俄军刚宣布在顿涅茨克控制了沃尔科沃定居点,还在多个州拦截了 55 架乌军无人机,炸了乌军的无人机组装厂。 这么看,乌军突然猛攻莫斯科,难免让人想起 3 月份那次 —— 当时乌军在库尔斯克打输了,就用 91 架无人机炸莫斯科,俄国防部说那是为了转移注意力,给撤退找台阶下。 这次说不定也是一个路子,想靠袭击首都制造 “胜利假象”,掩盖前线的被动。不过乌克兰这边至今没吭声,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倒是俄罗斯网友炸了锅。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被砸坏的汽车照片,骂乌军 “不敢打军事目标专找民用区域”;也有人夸防空系统靠谱,“换别的国家可能早就出事了”。现在最让人揪心的是后续。 俄军之前吃了亏肯定要报复,9 月 21 号刚炸完乌军的能源设施和军用机场,这次保不齐会下更重的手。 而北约那边态度还是含糊,之前波兰喊着启动北约第 4 条,结果也只是外交抗议,真要牵涉到和俄罗斯直接对抗,显然没谁敢出头。 从 22 号下午到 23 号上午,这十几个小时的无人机爆炸声,其实就是俄乌冲突的缩影 —— 你打我的前线,我炸你的首都,两边你来我往没个尽头。 现在莫斯科的碎片清理得差不多了,可天上的乌云还没散,谁也说不准下一波袭击会不会很快就来,更不知道这场打了三年多的冲突,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停住。
普京终于发现了一个事情,俄军拉平上将,完全就是“乌克兰的大英雄”,这种人早就应该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