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不跟中国打?德国军事专家的一番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直言,如今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让美国感到束手无策。 拿海军来说,中国海军现在是全球体量最大的,舰艇总数超过美国,吨位上也快追平了。过去二十年,中国下水了多少艘驱逐舰、护卫舰啊,055型那种万吨大驱,雷达系统、导弹垂直发射管一应俱全,能同时对付多目标。航母呢?辽宁舰、山东舰已经服役,福建舰那种电磁弹射的第三艘也快成型了。更关键的是,这些船不是摆设,中国海军的远海训练越来越频繁,编队出动时,护航、反潜、预警一气呵成。在自家门口的海域,美国想冲进来,得先过这道关。你想想,美国航母群再牛,在第一岛链附近,面对密集的反舰导弹网,补给线拉得老长,风险多高?专家就点明了这点:中国海军的区域拒止能力,已经让美国舰队没法像以前在中东那样随意撒欢了。 空军这边也差不多。中国歼-20隐身战机批量生产,数量上估计已超200架,发动机、航电系统都迭代了好几代。加上歼-16、歼-10C这些多用途机,空中预警机、电子战飞机齐活,形成完整体系。美国的F-35虽然先进,但部署到亚太的架次有限,维护成本高。中国空军现在强调高强度对抗演练,模拟敌方渗透,飞行员出勤率高,战术灵活。专家分析说,如果冲突爆发,美国空军得从关岛或日本起飞,路途遥远,途中就被拦截,损失率飙升。中国则能从本土机场快速出动,占尽地利。这不是纸上谈兵,最近几年中国空军跨区机动演习,动辄上百架次,协调性强到让观察者直呼内行。 导弹力量,更是美国的心病。中国东风系列导弹,短中远程一应俱全,东风-21D那种“航母杀手”,射程覆盖整个西太平洋,机动发射,隐蔽性强。巡航导弹、低轨卫星制导结合,精度高到米级。专家特别强调,这不是数量堆砌,而是实战化部署。中国导弹部队训练常态化,随时能对美军基地或舰艇点名。想想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要是挨上几发,补给就瘫痪了。美国虽有导弹防御,但覆盖不全,面对饱和攻击,拦截率打折。结果呢?美国在亚太的行动越来越谨慎,军舰不敢太靠近大陆架,演习也多选在外围。这就是威慑力,专家说,美国每走一步,都得算这笔账,成本高了,自然就缩手。 核威慑这块,更是底线。中国核力量虽规模不如美国,但现代化速度飞快。陆基洲际导弹更新到东风-41,能打到美国本土;海基的094型核潜艇,携弹量增加,静音性能提升;空基轰-6K改型,巡航导弹挂载多。巨浪系列潜射导弹,射程拉长,第二打击能力强。专家指出,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这不等于软弱,而是战略平衡。美国要是想常规打赢,得防着核升级的风险。历史上,美苏冷战就是核平衡稳住的,现在中美也类似。任何一方越线,都可能滑向不可控。德国专家直言,这让美国决策层睡不着觉,因为赢了常规战,输了核博弈,谁敢赌? 除了硬家伙,军队的软实力也上台阶。中国军队这些年推实战化训练,联合演习跨军种,陆海空天网一体。从朱日和基地的实兵对抗,到南海的岛礁防御,从高原到沙漠,全域覆盖。信息化建设更猛,北斗卫星全网,指挥系统实时共享数据,决策速度快。专家说,这让中国在局部冲突中,能快速形成优势火力网。美国虽有全球投送,但在中国周边,情报盲区多,反应慢半拍。加上海空军协同,电子战干扰,美国的C4ISR系统就容易卡壳。 地缘因素也不能忽略。亚太不像中东,美国在中东能拉盟友围殴,但在中国家门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伙伴,卷入度有限。日本宪法限制,韩国顾着朝鲜,澳洲路远。中国在东海、南海、台海,部署了密集雷达链、岸基导弹阵地,岛礁上建了跑道和仓库,形成“刺猬阵”。专家分析,美国想突破,得付高昂代价,士兵伤亡、经济打击,国内舆论反弹大。想想伊拉克战争,美国花了万亿,死了几千,现在打中国,规模翻倍,国会先炸锅。 当然,美国也不是吃素的,它有盟友体系,技术领先,但专家认为,这些优势在高强度对抗中,抵不过中国的主场buff。美国的军费虽高,但分散全球,中国专注亚太,效率高。智库报告显示,中国军费实际购买力,已接近美国一半,性价比拉满。专家的结论是,美国的克制,不是怕输面子,而是算清了账本:打不起,赢不了,还可能输掉霸权。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07评论】【1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