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初,西辽政权趋于衰落,而以阿姆河下游地区为核心的花拉子模则日益强大,花拉子模沙摩诃末不愿再臣服于葛尔罕,便想方设法脱离西辽的控制和扩张自己的势力。大约1209一1210年,撒马尔罕的喀喇汗朝君主斡思蛮汗抗议葛尔罕的宗主地位,反而向花拉子模称臣,于是葛尔罕派兵镇压,但因东部作乱而撤回讨伐大军。摩诃末遂乘此机会进军撒马尔罕,令斡思蛮汗俯首称臣,并与之合军,在塔拉斯击败西辽,迫使其势力退出粟特地区,自己则取而代之。 于是,便形成了花拉子模与方兴未艾的蒙古势力直接对抗的局面。蒙古与花拉子模有过好几次通商兼外交的往来,最后一次是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了一个商队前赴花拉子模的边境城市讹答刺(Otrar,在今锡尔河右岸的阿雷斯河口附近),成员多达四百五十人。然而,摩诃末竟将他们全部处死,没收所有财物,借口是商队中的一个印度商人冒犯了他。这一行为导致了花拉子模王朝的覆灭。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抵达讹答剌,分成数路进击花拉子模的领地,成吉思汗与其幼子拖雷进军索格底亚那的核心地区。1220年的2月与3月,成吉思汗相继攻克布哈拉与撒马尔罕。学者芮传明等认为,总体来看,自从阿拉伯人政府索格底亚那以后,“粟特”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已经式微,粟特人的传统特征已有所改变。此后,该情况愈演愈烈,在蒙古人征服中亚后,粟特语、拜火教等体现粟特人传统特色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于索格底亚那。
13世纪初,西辽政权趋于衰落,而以阿姆河下游地区为核心的花拉子模则日益强大,花拉
史迹解析者
2025-09-24 11:58:0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