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美必有一战?就在昨晚,特朗普用一通电话,亲手终结了这个危险的神话!很多人还在渲染对抗情绪。错了!真相是,在美国意识到中国的实力已无法撼动时,合作,已经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这通电话的成果,比所有人预料的都要猛,每一条都藏着美国的“急刹车”。就拿贸易来说吧,之前美国对中国芯片卡得死紧,放话要断了中国科技的路,结果呢?自己国内半导体企业先扛不住了——英伟达光是因为政策限制就计提了55亿美元的费用,超威半导体也跟着损失了8亿美元,三大半导体设备企业一年加起来要少赚3.5亿美元,整个行业的损失早就超过了10亿美元。 更尴尬的是,美国在亚利桑那州花大价钱建的芯片工厂,本想摆脱对亚洲供应链的依赖,结果建好了却没订单,连台积电都得把通用产能分散到日本去,美国工厂的开工率简直成了行业笑话。 这头美国企业愁眉苦脸,那头中国企业可没闲着。中国大陆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24年的设备支出快到500亿美元,占了全球市场的42.3%。 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产能不断提升,在汽车芯片这类关键领域已经能挑大梁,比亚迪自己搞的芯片不仅够用,还能给自家新能源汽车提性能。 最有意思的是特斯拉,之前也被芯片短缺逼得没办法,不得不改写固件用替代芯片,现在偷偷找中国供应商要货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美国政府这才回过神来,所谓的技术封锁到头来封的是自己的路,所以电话里赶紧松口允许成熟制程芯片供应,这哪是什么政策调整,分明就是打不过就加入的现实写照。 新能源领域,美国的处境就更狼狈了。特朗普刚上台就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又是取消清洁能源补贴,又是叫停37亿美元的项目拨款,把前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绿色家底快败光了。 结果呢?原计划2025年投产的近300亿美元清洁技术工厂,一半以上要么延期要么直接取消,澳大利亚公司干脆把美国的氢能项目停了,白白损失1.4亿美元。 反观中国这边,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上半年的收入都超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净利润增速超过34%,光是深市的新能源企业境外收入就增长了23.59%。 全球每两辆电动车就有一辆是中国品牌,车载电池市场被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企业占去近六成份额,美国车企想转型电动化,绕不开中国的电池技术,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急着要搞部长级互访,还非得选在中国新能源扎堆的城市,说白了就是想取经学艺来了。 美国自己的清洁能源计划早就成了烂摊子。取消补贴导致电价上涨,专家预测到2035年批发电价要涨74%,老百姓的电费账单越来越厚。光伏产业更惨,海关扣留了3吉瓦的组件,结果全年装机量预计跌到15.7吉瓦,连2019年的水平都达不到。 可中国的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新疆的多晶硅是太阳能供应链的枢纽,美国想搞清洁能源却又不敢买中国货,只能饿着肚子看别人吃。更讽刺的是,美国国防部都得租用中国的"亚太7号"卫星,连大兵的作战靴都从中国采购,现在新能源转型缺了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更是寸步难行。 其实这背后是中美实力对比的悄然变化。中国在造船领域拿了全球七成订单,美国连前几名都挤不进去;航天方面中国有自己的空间站,美国的登月计划却一再推迟;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中国占了全球近六成,高铁里程是日本新干线的15倍。 这些硬实力摆在那儿,美国再想靠打压和封锁来遏制中国,早就行不通了。就像半导体行业,美国越是限制,中国的自给率反而越高,现在成熟制程产能占全球24%,家电汽车用的芯片根本不愁供应。 美国企业算过账,继续对抗下去,每个家庭每年要多花5000美元,还可能丢掉200万个工作岗位,这种赔本买卖谁也不会一直做下去。 特朗普这通电话与其说是主动示好,不如说是形势所迫。当芯片禁令变成美国企业的催命符,当光伏关税卡了自家新能源的脖子,当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光伏这些关键领域越做越强,合作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美国那些喊着要脱钩的政客终于明白,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随便拿捏的对手,而是在多个领域都能独当一面的合作伙伴。毕竟在全球化的产业链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与其两败俱伤,不如坐下来好好谈生意,这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谁说中美必有一战?就在昨晚,特朗普用一通电话,亲手终结了这个危险的神话!很多人还
兔子警官萌无敌
2025-09-23 11:46:31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