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突然宣布了! 9月22日,白宫突然甩出一则通知:前往偏远或医疗资源短缺地区执业的医生和住院医师,或许可以豁免H-1B签证费!就在前几天,特朗普才刚签令,对部分企业的H-1B签证申请加征高额费用(据称最高达10万美元),号称“只留精英,剔除低质申请”。可转头就给医生群体“开小灶”,这波反向操作属实让留学生看不懂。 首先,这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在签证政策上“精准打补丁”,说白了,就是急着抢医疗人才——美国偏远地区的医生荒已持续多年,再加上疫情后一线医护缺口扩大,缺人缺到“心慌”。 免签证费就是“抢人大战”的糖衣炮弹:用一点政策优惠释放“欢迎信号”,吸引海外医生填补本土空白。但问题来了,其他行业的留学生呢?码农、工程师、金融从业者怎么办?照样得扛着高额费用挤破头。 其次,这政策看似暖心,实则藏着“美国优先”的功利潜台词:我们只优先吸纳“能直接解决民生刚需”的人才,其他领域的……得用成本说话。 换句话说,H-1B签证正逐渐变成“成本筛选通道”——中小企业若承担不起高额申请费,即便想招聘普通技术人才,也可能被挡在门外;普通专业、就职于非核心岗位的留学生,留美门槛被显著抬高。 以后是不是只有“对症缺口”的专业才配享受政策倾斜?其他专业的留学生只能沦为“氪金入场”的群体?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本质是一场“按需匹配”的人才筛选游戏:国家用政策直白地告诉你“我要什么,不要什么”。 但争议也恰恰在此:如果真的重视医疗人才,为何不加大本土培养力度?要知道,美国本土医学生培养周期长达7-10年、学费动辄数十万美元,且多数毕业生倾向于留在大城市高薪岗位,偏远地区根本招不到人——本土补给的“结构性短缺”,确实是其依赖“进口”的核心原因。 可一边对海外医生“免单”,一边对其他领域人才“加价”,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政策,到底是真的重视人才,还是只把人才当“应急工具”? 你觉得这种“按需豁免”的签证政策合理吗?是该优先填补紧缺岗位,还是该给所有留学生平等的费用待遇? 美国的“人才筛选”和“公平机会”,该如何平衡?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突然宣布了! 9月22日,白宫突然甩出一则通知:前往偏远或
柳巷清风
2025-09-23 10:58: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