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营长打了胜仗,率部抓了112个俘虏,战后全营被表扬,谁知身为营

尔说娱乐 2025-09-23 08:41:28

1950年,志愿军营长打了胜仗,率部抓了112个俘虏,战后全营被表扬,谁知身为营长的他,却被降职,师长还表示:“没杀你头就算不错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0年寒冬的朝鲜战场,凛冽的北风卷着雪花,在山谷间呼啸。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344团2营的阵地上,一位身材高大的指挥官正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对面美军的动静。 他就是营长贾庭玉,一位有着十五年军龄的老红军,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却依然锐利如鹰。 贾庭玉的人生经历颇为传奇。 十五岁就参加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岁月磨炼了他的意志,抗日战场上他屡建奇功,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升任副师长。 但因为他个性鲜明,经常不按常理出牌,职务屡次起伏。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又当上了营长。 云山战役前夕,贾庭玉接到阻击敌人的命令。 当时情报不明,对面敌军的具体情况都是个谜。 贾庭玉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不顾上级"不得亲临前线"的指示,带着两名侦察兵,借着夜色和大雨的掩护,踩着泥泞的山路,悄悄摸向敌军阵地。 三人如猎豹般敏捷地穿梭在雨中。 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军装,寒冷刺骨,但贾庭玉毫不在意。 他们发现美军第24团团部设在一个小村庄里,四辆坦克组成环形防御阵地。 贾庭玉灵机一动,大摇大摆地走向敌军哨兵。 美军误以为他们是南朝鲜士兵,竟然放他们通行。 就这样,他们径直走进一顶豪华帐篷,生擒了正在休息的美军中校军需官。 这场大胆的侦察行动获得了宝贵情报:对面是美军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 贾庭玉立即部署作战计划,将4连布置在龙渊洞隘口高地,5连准备突袭敌军炮兵阵地。 战斗打响后,美军凭借装备优势发起猛攻。 飞机轰炸、坦克开路、重炮掩护,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4连战士们顶着枪林弹雨,八次击退敌军冲锋。 一名年轻的战士抱着几十斤重的炸药包,高喊着冲向敌军坦克,与之同归于尽。 爆破组接连炸毁四辆坦克,堵死了美军退路。 与此同时,5连成功端掉敌军炮兵阵地,二十多门火炮瞬间哑火。 经过激烈战斗,2营以59人伤亡的代价,重创美军骑兵第一师,歼敌2000余人,俘虏112人。 战役结束后,2营荣获"英雄营"称号,4连被授予"龙渊洞英雄连"荣誉。 然而在庆功会上,贾庭玉却接到处分决定:因违抗军令,降职为班长。 师首长严肃地说: "没开除军籍就不错了!要不是念你有功,现在又在打仗,对你手下留情,你早就被严肃处理了!" 面对处分,贾庭玉坦然接受。 他笑着对战友说: "这下好了,我又干回老本行了!" 果然,仅仅一个多月后,凭借卓越的战功和指挥才能,他又被陆续提升为连长、营长、科长。 贾庭玉的军旅生涯充满传奇色彩:立过8次大功,受过7次大过处分。这种特殊的经历在军中实属罕见。 他作战勇猛,屡建奇功,但又不拘小节,经常违反纪律。 这种矛盾的性格使他成为军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云山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战斗,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贾庭玉和2营官兵的英勇表现,为这场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个人受到处分,但贾庭玉始终无怨无悔,继续为保家卫国而战。 他的故事成为志愿军军史中一段耐人寻味的篇章,展现了中国军人既重视纪律又崇尚英勇的独特品质。 主要信源:(河南省贾姓文化研究院——李云龙式的英雄∽贾庭玉)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