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食堂闹乌龙,50元饭菜剩大半。 近日,山东一名大一新生在军训后到学校食堂吃饭时,闹出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 刚结束两周高强度军训的他,每天经历跑操、站军姿,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中午去食堂打饭时,他一眼瞅见一个窗口挂着“16.8元”的红牌,心中暗自疑惑:“16块8能吃这么好?”由于饥饿,他没细看后面“自助选餐,称重计费”的小字,端起餐盘便开始打菜。红烧肉堆成小山,鸡腿垒了两层,番茄炒蛋、炒青菜一股脑儿往里扒拉,餐盘里的菜堆得比旁边打饭的学长还高。 当他走到结算处,阿姨把餐盘往秤上一放,屏幕“叮”地跳出52块钱。该学生当场愣住:“不是16块8管饱吗?”阿姨指了指窗口上方的小字解释道:“小伙子,这是16块8一斤,你这三斤多,得50多。”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把“16.8元/斤”看成了“16.8元自助”,悔得直拍脑门。可饭菜已经混在一起无法退回,他只能硬着头皮吃,最后餐盘里还剩小半盘肉和半碗饭,仅仅勉强扒拉了几口。 事后,他把这事发到学校贴吧,评论区瞬间炸了锅。有网友调侃:“这哪是饿懵了,是把食堂当自助餐厅薅羊毛呢!”也有人提醒:“新生都得交点‘学费’,下次看清楚价签再动手。” 这一事件看似是一场闹剧,细想却戳中了两个现实问题。一方面,年轻人的生活经验匮乏,刚离开家的大学生,很少见过食堂还有“称重计费”这种操作,饿极了更容易疏忽看错价签,这也算人之常情。另一方面,粮食浪费问题不容忽视,即便不是故意为之,剩了大半盘饭,也总归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的古训,什么时候都不能忘。 有人或许会说:“不就一顿饭钱吗?至于这么上纲上线?”但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这次没被发现,他会不会觉得“反正能吃回来”,以后更加随意地浪费?如果每个年轻人都因为“没看清楚”就浪费食物,日积月累,这得浪费多少粮食? 成长的道路上,谁还没踩过几个坑呢?该学生这次踩的“坑”,是50块钱的饭钱,更是对“规则意识”和“节约习惯”的深刻教训。
大一新生食堂闹乌龙,50元饭菜剩大半。 近日,山东一名大一新生在军训
丁香寻幽梦
2025-09-23 08:26:02
0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