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为何支持郝龙斌而非郑丽文?据台名嘴邱毅在视频节目中透露,洪秀柱在本次党主席改选中支持的对象就是郝龙斌,而非与其理念相近的郑丽文?答案其实很简单。洪秀柱当初竞选时说过:孤臣可弃,但绝不折节。 这句话听着有点拗口,其实是两种身份的撕裂。一个是坚持原则、不向现实低头的洪秀柱,另一个是组织里的老臣,哪怕心里不认同,也得顾全大局。 从两岸立场看,郑丽文、张亚中、卓伯源都比郝龙斌更贴近洪秀柱的路线。她自己任内推动“九二共识”,主张两岸和平统一,还多次参加大陆的纪念活动。 按理说,她应该更愿意支持那些明确反对“台独”、主张交流融合的人。 可这次她选了郝龙斌。不是因为郝的政见有多对,而是因为他在党内属于“组织认可”的人选。 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郝龙斌有行政资历,人脉广,和主流派关系好,被认为是能稳住局面的人。洪秀柱虽然理念偏统派,但她清楚,在一个日渐衰落的政党里,光讲理念赢不了选举。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做这种选择。四年前党主席选举,张亚中势头正猛,理念也和她最接近,可最后关头她站出来支持朱立伦。 结果朱立伦以微弱优势胜出。当时很多人不解,明明该挺理念相近的人,怎么反而帮了更偏中间路线的朱立伦? 现在回头看,那一次的选择和这次一样,都是出于对党内现实的妥协。洪秀柱知道,国民党现在最怕的不是路线分歧,而是分裂。如果每次选举都让激进派和主流派硬碰硬,最后只会让绿营渔翁得利。 她支持郝龙斌,某种程度上是在扮演“稳定器”的角色。郝龙斌虽然提“对等交流”,听起来有点模糊,但他至少不搞“台独”,也愿意和大陆对话。 比起那些完全回避两岸议题的人,已经是相对能接受的选项。 而且洪秀柱自己走过这条路。她当年参选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就被党内很多人边缘化。她坚持“一中同表”,结果被批“卖台”,最后惨败收场。 那段经历让她明白,在国民党里,光有理想远远不够,还得有资源、有支持、有组织背书。 所以她现在更看重谁能团结党内力量,而不是谁的口号喊得最响。郑丽文虽然立场清晰,但她的支持度能不能扛起全党,还是个问号。卓伯源虽然最贴近统派,可参选人数太多,他的声音容易被淹没。 相比之下,郝龙斌有市长经历,有家族背景,也有媒体曝光度。他提的“蓝白合”、民调决定人选,听起来像是在迎合现实政治,但也说明他懂得怎么操作选举。 洪秀柱可能不完全认同他的做法,但她知道,这种人更容易在党内整合资源。 更深层的原因是,洪秀柱对国民党的感情太深。她从小在党国体制下成长,骨子里有强烈的忠诚感。哪怕她觉得某些人路线不对,只要对方还承认“中华民国宪法”、反对“台独”,她就不会彻底切割。 她在2020年接见郝龙斌时,还特别提到“为了党的将来,你一定要加油”。这句话不是客套,而是她真实的心态:只要是对党有利的人,哪怕不是最理想的,她也愿意支持。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一直强调“育青”和“用壮”。她希望国民党能有传承,而不是每一代都从头再来。她当年提拔的年轻人,现在有些已在政坛站稳脚跟。她不希望这个系统彻底崩塌。 所以她的选择,表面上看是背离理念,其实是另一种坚持。她坚持的是党的存续,而不是某一种路线的胜利。在她看来,如果国民党都散了,再好的主张也没人听。 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一个老党员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艰难平衡。她可以做孤臣,但不能看着党垮掉。她可以不折节,但也要为大局低头。 这种矛盾,恰恰是国民党几十年来困境的缩影。一边是历史包袱,一边是现实压力,谁上台都难两全。 洪秀柱的选择,或许不完美,但背后有她的逻辑和无奈。
洪秀柱为何支持郝龙斌而非郑丽文?据台名嘴邱毅在视频节目中透露,洪秀柱在本次党主席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9-22 16:26:43
0
阅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