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入学十日校内殒命,母亲哀鸣:“我健康的女儿……”校方回应:正配合警方调查 一个刚满18岁的女孩,怀着对大学的期待,在9月6日独自拖着行李到广东培正学院报到。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她人生最后的旅程。 9月15日,这名大一女生在校内突然死亡。从入学到离世,仅仅过去了十天。 谁能想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校园戛然而止。十天前她还笑着推开宿舍的门,十天后只剩下母亲那句没说完的“我健康的女儿……”。这句话像一把钝刀,割在所有人心上。 我们见过太多类似事件。高校安全事故不是孤例,据中国青年报统计,过去五年全国至少发生37起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其中11起发生在入学一个月内。监管责任谁来承担?校方一句“配合调查”远远不够。 年轻的生命不该成为沉默的数字。她原本该坐在教室里听讲,在操场奔跑,和室友聊着周末去哪玩。可现在,她的床铺空了,课本再没人翻开。 校方声明始终轻描淡写。“配合调查”“适时发布”,这些程式化回应背后,是一个家庭永远的破碎。父母缴纳学费把孩子送进校园,换来的难道是冷冰冰的公告?学校首先要做的是反思,而不是公关。 法律专家指出,《民法典》第1199条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受到人身损害,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她已经18岁,但刚离家的孩子依然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 监控设备是否全覆盖?急救预案是否真能应急?辅导员可曾留意过新生异常?这些问题不能总用悲剧来验证。每所高校都该扪心自问:我们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几位? 还记得去年某高校新生体测猝死事件吗?校医室距离操场足足二十分钟路程。时间就是生命,在急救这件事上,每一秒都意味着生与死的差距。 母亲那句没说完的话,是所有家长最深的恐惧。我们把孩子送进校园,期盼的是知识与成长,而不是突如其来的诀别。高校不是托管所,安全责任重如山。 期待警方尽快查明真相,给悲痛的家庭一个交代。更希望所有学校能以此为契机,彻底排查安全隐患——检查宿舍护栏高度,测试应急响应时间,培训教职工急救技能。这些细节,恰恰最能体现教育的温度。 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不该由年轻的孩子来承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花季少女入学十日校内殒命,母亲哀鸣:“我健康的女儿……”校方回应:正配合警方调查
小巷中踱步
2025-09-22 14:17:34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