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南怀瑾:“为什么中国有钱人都喜欢把子女往国外送?”南怀瑾听后脸色突变,严肃

燕纸 2025-09-22 10:53:05

有人问南怀瑾:“为什么中国有钱人都喜欢把子女往国外送?”南怀瑾听后脸色突变,严肃地说:“将资金转移到国外,将子女送到国外读书的人应居安思危了!”而他接下去的一番话,如今让人读来不禁感叹:老先生真有先见之明啊! 南怀瑾先生是个传奇人物,生于1918年浙江温州,从小就钻研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学中医和文学,长大后跟禅宗高人袁焕仙学佛,又和道家高手切磋,二十多岁就在大雪山闭关三年,通读大藏经,把儒佛道三家知识融会贯通。 1949年后他去台湾,创办学院教书,学生包括政商文化界大佬,他一生写了五十多本书,讲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好几代人。 话说这个对话发生在上世纪末,有人问他中国富人爱把孩子钱财往国外挪的事,南老先生脸一沉,直言这帮人傻乎乎的,三代后在白人国家还当五等公民,一旦中美闹翻,可能啥都没了。 他点醒大家,别不读历史,二战时美国日裔就吃了这亏。 回想那段历史,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人慌了神,罗斯福总统签了9066号令,把西海岸12万多日裔美国人全赶进集中营关起来,其中七成是公民,很多人家底殷实,开农场做生意。 可政府以国家安全名义,强制他们卖掉家产,很多人低价甩卖农场房产,损失惨重,据估算财产总值高达4亿美元,那时候这数字天文数字一样。 关营里条件恶劣,铁丝网围着,卫兵拿着枪,很多人丢了工作,家庭散了,战后出来发现家没了,东西被偷或毁。 不少日裔加入美军打仗证明忠诚,可回来还是遭白眼,找工作难,融入主流社会费劲。 这事闹到1988年,美国政府才道歉,每人赔2万美元,可财产损失早追不回了,南老先生拿这例子警醒大家,黄色皮肤在白人地盘上,总被当外人,轻蔑恶意到处是。 放到现在,中美关系紧绷,这话更应验了,这些年贸易战、科技战打得火热,美国出台中国间谍法,盯上华裔科学家,好几个无辜教授被抓,丢工作名声扫地,像加州理工的华裔物理学家就被指控隐瞒中国合作,闹到法庭才洗清。 调查显示,68%中国裔美国人每月至少碰一次歧视,从街头脏话到职场排挤,63%觉得公共场合不安全,怕五年内成受害者。 疫情时反亚裔仇恨犯罪飙升,亚裔老人被打,社区恐慌,精神健康问题多起来,抑郁焦虑翻倍。 富裕中国人把孩子送去美国读书,本想镀金,可孩子孤零零当“降落伞小孩”,父母远在国内,情感缺失严重,适应不了文化冲击,很多人抑郁或迷失。 统计说,过去几十年中国送了300万学生去美国,可近两年趋势降了,疫情和紧张氛围让家长纠结,富裕家庭虽还推西方教育养独立思维,但风险摆在那,签证难办,安全担忧大。 南老先生叹气,说这根子在民族文化归属感弱,大家不珍视自家根基。 他一生推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战败后,美国捧铃木大拙宣传禅宗,说禅从日本来,南老先生火大,写《禅海蠡测》正本清源,详解中国禅宗脉络和修行法,扇了铃木一耳光。 他演讲总穿中式大褂,学生遍天下,教大家以文化为荣,别轻易丢魂,想想那些富人,钱赚了就把资产孩子挪国外,以为安全,可忽略文化认同,孩子长大后夹在中间,不中不西,身份危机大。 战时日裔教训活生生,假如中美真翻脸,华裔财产可能被冻结,公民权也不保险,历史总重演,南老先生呼吁,华夏儿女身在哪都得守根,文化是力量,外来冲击别慌,珍视传承它。 这事的前因是改革开放后富人增多,教育竞争烈,大家觉得国外学校好,孩子去镀金,父母转移资产避险。 可后果显摆着,孩子情感空虚,文化断层,地缘冲突一闹,歧视升级,财产安全成泡影。 南老先生早看透,文化自信才是硬道理,他用一生践行,写书办学,唤醒民族意识,现在中美博弈加剧,华裔日子难过,更多人回流中国,找归属感。 咱们得振作起来,守住文化根,面对挑战不慌,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 参考资料:海峡新干线

0 阅读:826
燕纸

燕纸

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