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不想承认,但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基本上就是郝龙斌了! 说白了,郝龙斌去提交参选申请表,代表的不止他一人,要知道他父亲可是前国民党副主席,政治资源覆盖全岛,这就已经知道了郝龙斌之前运作了多少人支持他,而张亚中也直接点出他与赵少康的勾当:这就是密室交易! 你以为他提交那张参选表是个人行为?背后站着的可是他爹郝柏村留下的军系老底子,39位退将联名站台,黄复兴党部的人脉盘根错节,说白了,这是把上一代的政治遗产直接变现成选票! 黄复兴党部这个号称“党中之党”的组织,虽然2024年被朱立伦一纸令下裁撤,但其近8万党员的基本盘还在,占国民党党员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人可是出了名的“刮风下雨都要去投票”的铁票部队。 当年马英九能在党内选举中以3:1的差距击败王金平,靠的就是黄复兴党部的鼎力支持,如今这笔政治遗产直接落到了郝龙斌头上。 虽说黄复兴这几年动员能量有所下降,2022年县市长选举里力挺的几位候选人输得不难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党主席这种党内选举中,他们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郝龙斌自己也坦言“对于军系这一块有相当的把握”。 更关键的是军系老底子的集体发力,39位退役将领联名站台可不是闹着玩的,其中不乏黄幸强、吴斯怀、帅化民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这些人大多是郝柏村当年的老部下,如今把对老长官的情谊转化成了对郝龙斌的支持,这种“父债子还”式的政治传承在国民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2017年国民党主席选举时,郝龙斌就能靠王文燮坐镇,吸纳陆军官校校友会等旧郝系势力,如今有了更庞大的退将阵容加持,军系票源自然稳如泰山。 反观竞争对手郑丽文,虽然有黄复兴末代主委季麟连撑腰,还自称“复兴岗的女儿”,但她能争取到的多是基层军士官,在高阶将领圈里根本无法与郝龙斌抗衡,这种“上下分野”恰恰暴露了军系内部的等级森严。 赵少康的“战略性撤退”,更是把这场选举变成了郝龙斌的独角戏。两人深夜长谈后达成的“一个参选一个辅选”协议,说白了就是场心照不宣的密室交易。 要知道,赵少康若亲自出马,民调可是能强势领先郑丽文的,他选择退居幕后全力支持郝龙斌,等于把“战斗蓝”的资源全盘奉上。 这种操作在国民党内并不新鲜,本质上就是传统派系的利益交换——赵少康帮郝龙斌整合媒体资源和中间选民,郝龙斌承诺未来的权力分润,所谓的“协商”不过是把私下敲定的结果包装成民主程序。 更妙的是郝龙斌抛出的“三不承诺”,不参选2028年领导人、不谋公职、做“无私无我的吴伯雄2.0”,这套话术既安抚了担心他“以党谋私”的党内同志,又给了赵少康等潜在竞争者一颗定心丸,可谓一石二鸟。 地方派系的集体站队更让这场选举失去了悬念。云林县长张丽善公开动员支持,张荣味召集地方派系餐叙力挺,这些深耕基层几十年的政治家族,比谁都清楚跟着谁有肉吃。 他们看中的正是郝龙斌能带来的资源置换——中央层面的政策倾斜换地方的选票支持,这种“政治默契”在国民党内代代相传。 看看参选保金就知道门道,1320万新台币对郝龙斌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地方大佬一句话就能凑齐,而张亚中却要为这笔钱愁眉苦脸,这种“筹款能力”的差距,本质上就是圈内认可度的真实写照。 国民党党员结构早就说明了一切,40岁以下党员占比只有14%,远低于社会40%的比例,掌握投票权的大多是认同传统政治逻辑的中老年党员。这些人更认郝柏村的面子、退将的推荐信,而非网络上的声量。毕竟国民党的基本盘就这么大,谁能把老票仓盘活谁就能赢。 说穿了,郝龙斌的胜出不过是国民党这套“政治遗产变现”机制的又一次运转。从郝柏村留下的军系人脉,到黄复兴党部的铁票,再到赵少康的资源整合,每一步都踩在国民党的传统脉搏上。 那些嘲笑“密室交易”的人可能忘了,这正是国民党玩了几十年的看家本领——与其说是选举,不如说是一场精心计算的资源分配游戏。 郝龙斌就像个经验丰富的操盘手,把父亲留下的政治资产、军系的人情债、地方派系的利益诉求统统打包成选票,最终赢得这场看似悬念丛生的选举。至于普通党员的意愿?在庞大的政治机器面前,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罢了。
尽管很不想承认,但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基本上就是郝龙斌了! 说白了
依秋聊趣
2025-09-21 12:48:12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