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说三遍:好吃!好吃!好吃!这还是在店里的广告墙上看到的。 周三上午刚过,我便载着老伴儿,往网上新搜到的“就叫小火锅”自助转转火锅店赶。 我们老两口寻摸美食从不论时辰,只要刷到新鲜“目标”,定选工作日错峰去——既避开人挤人的喧闹,又能安安稳稳把滋味尝透。 如今网上满是年轻人的探店分享,其实老年人更该这样:品尝美食从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对退休后的我们来说,这是给平淡日子添彩的最好方式,比闷在家里守着电视有意思多了。 跟着导航很快到了店门口。门口还有几位等座的,多是穿着休闲的年轻人,我俩往跟前一站,像两株慢悠悠的老树混在蓬勃的嫩草间,透着点反差,却也自在。 不久进店落座,看着传送带毫无声息的旋转着,五颜六色的食材串儿顺着轨道滑过,我和老伴儿先不急着伸手,而是逐样打量——这是我们吃转转火锅的老规矩,也是经验之谈:先“侦察”新鲜度。 那些裹着亮闪闪酱料、看着花哨的丸子,多是淀粉堆砌,咱不碰;专挑巴沙鱼片、鲜虾这类透着水光、摸起来紧实的实在货。锅底没犹豫,直接选养生菌汤:红油锅底虽香,却太刺激肠胃,温温的菌汤裹着食材,才能尝出本味,也养胃口。 蘸料区我熟门熟路:两勺麻酱打底,加半勺生抽提鲜,撒上切碎的葱花和香菜,最后舀一勺热汤慢慢搅匀——稠了糊嘴,稀了挂不住食材,这个比例是试了十几次摸出来的;老伴儿偏爱清爽口,就用醋、蒜末配少量香油调碗蘸料,两种蘸料摆在一起,吃海鲜蘸麻酱,吃蔬菜蘸醋汁,换着味儿不单调。 涮煮也有讲究,我们始终守着“先素后荤”:先把豆腐、香菇下锅,煮够15分钟,让汤底吸足鲜劲儿,后续涮肉涮菜才更有滋味,也能保证食材熟透,吃着放心。 之前有次贪嘴先涮肥牛,结果后续下的青菜吸满油脂,嚼着腻得慌,那回之后,再没犯过这错。我俩对红肉兴趣不大,看见传送带上的巴沙鱼片、鲜虾就多拿两串;老伴儿惦记红糖糍粑,也只敢少拿两串——甜口的吃多了怕腻,也怕血糖不稳。 遇到没吃过的食材,比如上次见的紫色年糕,我俩就共拿一串:你尝一口,我尝一口,好吃再续,不好吃也不浪费。上次就是各自拿了一串年糕,结果口感太黏牙,嚼着费劲,最后只能扔了,那也算浪费,现在总算摸准了“量”。 店里很安静,年轻人偶尔低头轻声聊天,偶尔有人朝我们看过来,我和老伴儿会下意识低头扒拉碗里的菜——倒不是觉得别扭,就是隐约觉得这网红火锅店该是年轻人的“主场”,我们俩“老家伙”凑过来,像误闯了他们的小世界。 可转念又想,美食哪分年龄?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为这口新鲜滋味来的:他们有他们的青春热闹,我们有我们的安稳自在,各吃各的,各乐各的,互不打扰,反而挺和谐。 其实,退休后,我们俩走到哪里总是四处寻找美食,却从不会胡吃海喝。 像红烧肉、奶油蛋糕这类高油高糖的吃食,偶尔路过蛋糕店,买一小块分着尝,解解馋就够了——知道吃多了容易招肥胖、高血压;但也不因为养生就委屈嘴:清蒸鱼、清炒时蔬这类健康又对味的,遇上了就多吃些。 我们常说,养生不是苦行僧,美食是生活的调味剂,少了它,日子就像没放盐的菜,寡淡得很。 结账时看见账单才90元,老伴儿笑着念叨:“这钱花得值!”——不光是吃到了喜欢的味道,更享了一上午的自在:从网上搜店、开车赶路,到坐下慢慢涮、慢慢尝,这整个探店的过程,比吃本身更让人舒心。 走出店门,午后的阳光暖融融洒在身上,胃里满当当的,心里也亮堂堂的。 这种心满意足的感觉,这些年我们在寻味的路上常遇到。其实退休生活哪需要多轰轰烈烈?能和老伴儿一起,把探店寻味当成日常,在一口口热乎吃食里品出日子的甜,就够了。 对我们来说,这不是简单的“吃饭”,是退休生活里最珍贵的组成部分,是把平淡日子过出滋味的小窍门。大家说对吗?你有这样的感觉吗?评论区里见!
重要的事说三遍:好吃!好吃!好吃!这还是在店里的广告墙上看到的。 周三上午刚过
吕好的公评情感
2025-09-21 10:43: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