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毫不客气地表示:“关键技术都在我们手中,若我们决定切断大陆芯片供应,他们将束手无策!”不仅如此,他再一次强调:“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对此,比亚迪总裁霸气回怼:“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 张忠谋这话,听着硬气,可细琢磨起来,更像是攥着过去的优势在“唱老调”。要知道,他口中的“关键技术”,大多集中在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这确实是台积电眼下的看家本领。但他似乎忘了,大陆芯片市场的需求可不是只靠先进制程撑起来的——汽车芯片、工业控制芯片这些领域,更多用的是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而这部分市场,大陆本土企业早已悄悄啃下了不少份额。 就拿比亚迪来说,王传福敢说出那样的话,背后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底气。2020年之前,比亚迪的车规级芯片还得靠外购,可后来受限于外部供应,干脆咬牙自建了芯片研发团队,从设计到制造一路攻坚。现在比亚迪新能源车用的IGBT芯片,自主化率已经超过90%,不仅不用看别人脸色,还能把成本压下来——你说芯片是“神造”的?比亚迪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肯投入、肯钻研,凡人照样能造出能用、好用的芯片。 再看张忠谋强调“美国人身份”这事儿,多少有点耐人寻味。台积电虽然总部在台湾,但技术研发、市场布局早就和大陆深度绑定。2023年数据显示,大陆市场占台积电全球营收的近20%,要是真像他说的“切断供应”,先不说大陆企业能不能扛住,台积电自己的营收怕是要先掉一大块。更有意思的是,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的工厂,一再推迟投产,成本还一涨再涨,反观大陆这边,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已经稳定量产,28纳米制程更是实现了规模化供应——此消彼长之下,“束手无策”这话,怕是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其实张忠谋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过去几十年台积电在芯片制造领域的积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抓住了半导体产业分工的机遇,把台积电打造成了“全球芯片代工龙头”,当时大陆半导体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确实得依赖台积电的产能。可时过境迁,这些年大陆在芯片领域的投入有多猛?2023年大陆半导体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500亿元,比2019年翻了一倍还多,一批本土企业像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都在快速成长。就拿28纳米制程来说,2020年大陆本土产能还不足全球的5%,到2024年已经提升到了12%,虽然和台积电还有差距,但这个追赶速度,谁看了不咋舌? 王传福的回怼,更像是点破了半导体行业的本质——技术再先进,也是人一步步研发出来的,没有谁能永远垄断。当年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比现在的台积电还大,可日本、韩国后来不也追上来了?大陆现在有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有持续的研发投入,还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就算在先进制程上暂时落后,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反而像台积电这样,一边依赖大陆市场,一边又放话“切断供应”,多少有点自相矛盾。 更值得琢磨的是,张忠谋的言论背后,其实藏着台湾企业在中美之间的尴尬处境。台积电既想保住大陆市场的营收,又不得不受美国的压力,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光靠“技术垄断”的狠话可解不了。反观比亚迪这些大陆企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主研发的路,哪怕初期走得慢,可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现在再看“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这句话,不仅是霸气,更是对自主创新的笃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同意英伟达的芯片只要回到国内建厂,就能卖给中国。一出政策,中国立马反击:只要
【2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