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乌克兰和俄罗斯在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州,交换了阵亡士兵的遗体。乌克兰接回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9-20 11:36:17

9月18号,乌克兰和俄罗斯在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州,交换了阵亡士兵的遗体。乌克兰接回了1000名士兵的遗体,俄罗斯那边收了24具。   仗打了三年多,战线来来回回地拉扯,好多地方早就成了废墟和没人能去的地带,谁控制着某片区域,自然就更有条件去搜寻、收集和保存阵亡者的遗体。   战争机器一开动,后勤保障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这里面就包括了怎么对待阵亡人员,一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后勤系统,还有对士兵生命的尊重程度,都会体现在这些冰冷的数字上。   乌克兰方面一直把寻找和带回每一个阵亡者当成一件国家大事来办,这背后是无数家庭撕心裂肺的等待,这种强大的社会意愿,可能也是促成这次大规模遗体回归的动力之一。   但战争里的信息是不透明的,真实的伤亡数据一直是双方博弈的焦点,也是最敏感的机密,这次交换的数字,可能只是双方掌握遗体信息的一个侧面,并不完全等于真实的伤亡比例。   战争中,很多士兵被列为“失踪”,他们的遗体可能散落在广阔的战场上,因为环境的原因很难辨认,这给搜寻和确认身份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对于那整整一千个乌克兰家庭来说,亲人的归来,哪怕只是一具冰冷的遗骸,也意味着漫长又痛苦的等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战争带来的创伤是双重的:一个是失去亲人的悲痛,另一个就是对亲人下落一无所知的煎熬,确认死亡,虽然很残忍,但却是结束这种煎熬、开始哀悼的第一步。   这些士兵大多是在战争爆发后牺牲的,他们的名字将不再仅仅是失踪名单上的一个符号,而是可以被安葬在故土、被家人凭吊的英雄。   这不只是对死者的告慰,更是对生者的交代,一个国家怎么对待它的阵亡将士,体现了它的文明和民族的凝聚力。   把英雄带回家,给他们应有的尊严,就是对他们付出生命代价的最高敬意。   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千个家庭的了结,对应的是更多还在黑暗中等待的家庭,在乌克兰,还有成千上万的家庭至今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死下落,他们的等待还在继续。   这次交换能办成,离不开白俄罗斯在中间的斡旋,作为一个跟俄罗斯关系很近、甚至给俄军提供过行动支持的国家,白俄罗斯这次扮演的“中间人”角色显得特别微妙。   这也不是白俄罗斯第一次扮演这种角色了,戈梅利州,这个跟乌克兰挨着的地区,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俄乌双方谈判的地方。   它好像成了一个大家默认的“中立区”,一个能让双方放下武器、处理人道主义事情的特殊通道。   白俄罗斯的介入,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促进遗体交换符合基本的人道准则,同时也是在复杂的国际关系里找一种平衡,展示一下它除了是俄罗斯盟友之外的另一面。   通过在交换俘虏、交换遗体这些事情上提供帮助,白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跟乌克兰的沟通渠道,也为自己在战后的地区格局里留了一点回旋的余地。   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赢家,每一具回家的遗体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和一段戛然而止的人生。 信息来源:文汇报 拉夫罗夫:愿意就解决乌克兰危机寻求妥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