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水太深了!”河南开封,一男子月薪5000,偶然间查询个人所得税时发现,自

笑看云烟 2025-09-19 23:45:34

“里面的水太深了!”河南开封,一男子月薪5000,偶然间查询个人所得税时发现,自己工资卡每月居然收到2份工资,除了自己应得的工资以外,还有一家建筑公司每月给自己4000多元,可自己从未见过这笔钱。男子以为自己的个人信息遭人滥用,可建筑公司的回应令人感到奇怪。 在河南,一名餐饮行业的员工李先生经历了一次极为诡异的“幽灵工资”事件,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因一次好奇的查询,竟让李先生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个涉及个人信息泄露和企业违法操作的数字陷阱。     李先生就是个干餐饮的普通经理,有天听同事聊起,说个税APP能查自己的收入情况,运气好的话还能申请退税,他一听觉得挺新鲜,就下载了这个APP,还注册了个账号想看看究竟。     没想到,系统上显示的信息让他瞬间愣住了:他每个月都有两份工资,第一份是他在餐饮行业辛苦工作的实际收入,月薪大约五千多元,而另一份工资,则来自一家李先生从未听说过的建筑公司,每月固定发放4300元。     更让他吃惊的是,这笔钱从去年1月到12月每个月都“按时到账”,系统显示这些收入已经“申报过税”,李先生翻遍了所有的银行流水,发现根本没有这笔4300元的收入。     更麻烦的是,这笔虚拟的“幽灵工资”让他的名义月收入从五千多元,迅速提升到9500元,直接把他推入了更高的个税税级,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里,李先生无缘无故多交了将近3000元的税。     可让李先生更犯愁的,根本不是那点税款损失,现在他的个税记录上乱得很,一边显示他是餐饮业员工,一边又写着在建筑公司领工资,这事要是不解决,以后他想申请贷款,麻烦肯定小不了,银行那边说不定都没法通过审核。     后来记者找到那家建筑公司问情况,对方一开始给的解释听着还像那么回事:说李先生的姐姐之前在公司做过临时工,因为不会用手机办银行卡,就借了李先生的卡来收工资。     可记者接着往下追问,漏洞就露出来了:李先生的姐姐去年夏天才在这家公司干了十几天,怎么可能有一整年的工资记录呢,这明显说不通啊。     随着调查越挖越深,公司的说法更是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说是财务忘了删信息,一会儿又扯是系统自动续着申报了,怎么听都像在找借口。     最后被记者和税务部门追问得没辙了,建筑公司才总算说实话:原来他们是为了 “省事儿”,故意这么操作的,说白了就是编了李先生的收入记录,用这种法子逃企业所得税呢。     这个所谓的“简便操作”,其实是对法律的公然漠视,公司利用李先生被泄露的个人信息,虚构了一名不存在的员工薪资,从而让自己逃避税务,这个行为不仅仅是财务上的错误,更是典型的违法行为。     幸运的是,李先生并没有坐视不理,他通过个税APP提出申诉,选择了“从未在职”选项,这是官方的解决途径。     接着,他向税务机关举报,并借助媒体的力量,结果建筑公司在三天内迅速纠正了错误,删除了李先生名下的虚假工资记录,税务部门也承诺将退还李先生多缴的近3000元税款,并展开对该企业的调查。     李先生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的安全关系到我们的财务和信用,每个人都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税务信息,防止自己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数字身份的安全不仅依赖个人警惕,更需要企业自律和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只有个人、企业和监管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我们的数字生活安全无忧。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2025-09-17《男子查个税发现自己只打一份工,被发两份工资:有公司每月打4000多元》)

0 阅读:0
笑看云烟

笑看云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