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范围内,高校一直是意识形态战场的主要阵地。
这是因为,高校学生,刚刚完成高考,脱离了家庭的束缚,有一种鱼入大海的自由感。
这使得高校学生更热衷于接触一些新思潮。
客观来说,这会让高校学生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某种层面的进步色彩。
学生的热血、激情,如果引导得当,是可以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但如果引导不当,甚至被外部势力煽动利用,也会成为社会动乱的力量。
所以,我是反对把高校学生一棍子打死,动辄笑学生天真,容易被煽动。
不要带有优越感,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
我们需要清楚,人的思想、意识形态,都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
人的经历不同、阅历不同,随着时间推移,见识也会不断变化。
不要把人标签化、固定化。
高校学生是我方阵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要随随便便就贴标签打入对立面,而是我们应该团结的重要力量。
高校学生最大特点,就是可塑性。
我们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应该很清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是思想还未定型的时候,对未来还充满遐想的阶段,更容易被环境影响。
比如,某大学存在浓厚的自由派氛围,那么进入该大学的学生,就很容易在这样的环境里被蛊惑,容易走向偏激化、极端化。
但与之相对应,如果大学能够讲实事求是,能够形成脚踏实地的学术氛围,那么这样大学的学生也容易耳濡目染,成为能辩证思考,不走偏激,能独立思考的人。
所以,有错的不是学生,而是大学的环境,其中老师是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美国MAGA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简单的把美国高校的学生,全打上白左自由派的标签,统统打入对立面,这从斗争方式来说,是非常低级落后的行为。
当然,美国MAGA肯定没听过统一战线这个说法,他们只会在自己信息茧房里越陷越深。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当今世界,有很多国家的颜色革命都是从高校开始的,最终把国家搞得一团糟,也没人能出来收拾残局,要么一乱到底,要么就成了乌克兰这样,成了其他国家的炮灰。
因此,对于高校的意识形态斗争,我们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