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券商股被40亿大资金压盘
创业板、科创50创新高的背景下,券商板块的“压盘奇观”耐人寻味。
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午后从红盘转跌,收盘时合计近39亿资金悬于卖一,直观反映出资金对券商股的谨慎态度。
本轮行情里,券商未启主升浪,反而更像“指数调节器”,涨时稳节奏、强时控力度。而其走势也侧面印证了权重蓝筹的阶段性滞后——当成长赛道冲锋时,这类权重品种的资金博弈,或许正暗示着市场风格的微妙平衡。
近期券商股与大盘指数的联动规律梳理
1. 大盘冲高时:充当“刹车器”
当创业板、科创50等成长赛道领涨,大盘指数快速冲高至关键点位时,券商股常出现小幅回调或横盘震荡,避免指数短期涨速过快。例如9月17日,成长指数创新高之际,两大券商股被近40亿资金压盘,间接放缓了大盘整体上行节奏,防止市场情绪过热。
2. 大盘震荡调整时:扮演“稳定器”
若市场因板块轮动出现回调,或权重蓝筹集体走弱导致指数承压,券商股往往会启动护盘。比如此前大盘在3000点附近震荡时,券商板块多次小幅拉升,通过其权重属性带动指数企稳,减少盘面波动幅度,避免恐慌情绪扩散。
3. 风格切换节点:释放“信号弹”
当市场从成长风格向价值风格切换的初期,券商股的异动常成为重要信号。若券商股持续放量上涨,可能预示权重蓝筹即将接力;反之,若券商股长期横盘压盘,则暗示成长赛道仍为主导,风格切换暂不具备条件,如本轮行情中券商的“调节器”表现,便印证了成长风格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