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小学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小孩”,因为老年人身体状况可能引发安全风险,要着重考虑是否胜任,网友总结:不然呢,辞职接娃吗?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9月11号,九派新闻报道了广州南沙区一所小学出的一条建议,瞬间在家长群和朋友圈里炸了锅。 校方在通知里明确提到,最好不要让老人来接送小孩,理由很简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 别看这短短的一句话,分量可一点不轻,对于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这就像是突然拉响了警报! 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已成了接送孩子的中坚力量。没有他们,接送这件事几乎无解。 不过,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个建议并不是冷冰冰的命令。 通知里多次提到,老人自身的体力和健康也值得关心,学校希望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同时,也别让老人太劳累。 换句话说,校方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提醒家长们别忽视接送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上下学高峰期,校门口人多车杂,真要是遇到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带着孩子穿马路,家长们难免会担心。 学校的提醒算是一种提前预警,但问题就出在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上,对很多家庭而言,接送孩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父母白天要上班,早高峰晚高峰都堵得厉害,时间卡得死死的,下班能不能赶上去接孩子,完全看运气。 家里老人身体状况还不错的话,理所当然就成了家里的接送专员,有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六成的儿童在学龄前都是由祖辈主要照顾的,哪怕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依赖祖辈的家庭比例依然很高。 对这些家庭来说,老人接送不是备选答案,而是唯一方案,所以,当学校说建议不要老人接送时,很多家长心里第一反应是:那还能怎么办?请假?辞职?雇保姆? 每一个选项都不现实,家长们理解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的好意,可现实的压力也真真切切地压在他们肩上。 对此,南沙区教育局的回应倒是比较温和,他们明确表示,这只是建议,不是硬性要求,家长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学校提个醒,但没有强制力,可话说回来,当社会舆论已经被点燃,家长们的无奈和担忧还是在各个角落里蔓延。 大家不是反对安全,而是觉得这纸建议有点理想化,甚至让原本就焦头烂额的家庭更添压力。 再往前翻,很多建议都非常引起话题性,比如说建议女性不要当全职妈妈,建议生三胎,建议电动车只能带一个娃。 立场都是好的,女性不当全职妈妈经济更独立,生三胎更能让家庭幸福,电动车少带孩子也更安全,可很多网友并不买账。 很多人家里并不具备都上班的条件,只能牺牲妈妈的时间和精力全职带娃,很多人不敢生三胎,也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 说到底,学校的初衷无可厚非,家长的压力也真实存在,安全和现实之间,不该是简单的二选一。 未来如果能在校车、托管、交通管理等方面下点硬功夫,让家长有更多选择,让老人能量力而行,这场争议或许就能在某个不远的将来,慢慢消解。 对此,大家觉得老人带孩子上下学靠谱吗?如果不让老人接送,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同时平衡家庭和事业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今天有一个杜粉儿跑到我的评论区,说老杜去开封生孩子,合情又合理呀,因为第一老杜娘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