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9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被部下刘悟,从厕所拖出后一刀结果了性命。坐拥十二州,手握雄兵十万,让几代唐皇夜不能寐的一代枭雄,为何落得如此结局? 三年前,唐宪宗李纯正以 “中兴之君” 的姿态,展开对藩镇的打击,派兵进攻不服朝廷的淮西藩镇首领吴元济。 淄青的李师道得知消息后,内心焦虑不安,认为淮西若被朝廷平定,淄青必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于是,李师道上演了一出 “两面派” 戏码:表面上宣称支持朝廷讨伐叛军,暗地里却接连使出阴狠手段:派人暗中烧毁朝廷储粮重地河阴仓,切断前线补给;又遣刺客潜入长安,刺杀力主削藩的宰相武元衡,还重伤了御史中丞裴度。 李师道满心以为,这些手段能震慑朝廷,为淮西的吴元济争取喘息之机,同时为自己加强防御赢得时间。 可李师道严重误判了唐宪宗削藩的决心,也低估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武元衡的惨死不仅没能吓退唐宪宗,反而激起了满朝文武的悲愤之情,让 “平定叛藩” 成为朝野共识。 817年冬,名将李愬率部上演 “雪夜奇袭”,攻克淮西重镇蔡州,生擒吴元济,困扰朝廷多年的淮西叛乱就此落幕。 解决了淮西这个心腹之患后,唐宪宗立刻将目光锁定在桀骜不驯、手段阴险的李师道身上。朝廷迅速集结大军,由李光颜、田弘正等名将统领,从四面八方对淄青镇形成合围。 李师道所掌控的淄青镇,自其伯父李正己起,历经其父李纳、兄长李师古三代经营,早已形成 “骄兵悍将不受约束” 的积弊,军中将领手握实权,不仅不听从朝廷调度,甚至对节度使的命令也阳奉阴违。而李师道本人性格多疑,对下属充满猜忌,毫无恩威并施的智慧,更谈不上笼络人心。 李师道极度宠信身边一群只会阿谀奉承的亲信与家奴,如奴仆胡惟堪、杨自温,婢女蒲氏、袁氏等人。这些人凭借李师道的信任,把持淄青镇大权,军中对他们怨气很大。 而在局势危急的时刻,李师道还接连犯下致命错误。当朝廷大军兵临城下时,大将刘悟在阳谷前线率军抵抗,好不容易稳住阵脚。可李师道却听信身边亲信的谗言,怀疑刘悟在前线笼络军心,图谋不轨。 之后,在身边奸佞之徒的挑唆下,李师道竟下令杀害了前来劝降的朝廷使者 ,而这位使者正是裴度的女婿皇甫文! 这一鲁莽之举,不仅堵死了李师道向朝廷求和的退路,也让皇甫文素有交情的李愬等朝廷将领被彻底激怒。 李师道的行为,无异于向天下宣告:自己毫无底线,也无任何和谈诚意。如此一来,朝廷只能下定决心,必须将其铲除,以绝后患。 在身边奸佞小人的不断挑拨下,李师道认定刘悟迟早会背叛自己。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将自己推向绝境的决定:秘密命令心腹将领张暹,携带 “行营兵马副使” 的官衔前往前线。 表面上,李师道对外宣称是派张暹协助刘悟指挥军队,实则是让张暹寻找机会,除掉刘悟。与此同时,李师道还暗中下令给屯兵阳谷附近的将领李谠、赵垂棘,让他们密切关注前线动向,一旦张暹成功除掉刘悟,或发现刘悟有不轨的迹象,便立即率军接管刘悟的部队。 李师道自认为隐秘的密令,却如孩童戏言般轻易泄露。很快,就有人将这一消息告知了刘悟。当张暹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抵达刘悟军营时,刘悟早已洞悉其意图。他不动声色,假意对张暹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特意设宴款待。可宴席进行到中途,刘悟突然发难,下令手下将士当场擒获张暹,并立即将其处死。 解决掉张暹后,刘悟召集军中所有将士,当着众人的面,声泪俱下地控诉李师道的昏庸无道:不仅滥杀忠良(尤其是杀害皇甫文一事),对将士们刻薄寡恩,如今竟还猜忌自己、欲下杀手。 刘悟高举李师道的密令,大声对将士们说道:“郓州城里,李师道父子不过三人而已!我们在前线拼死作战,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猜忌与暗杀!如今朝廷大军已然合围,继续追随李师道,我们还有活路吗?不如现在就反戈一击,活捉李师道献给朝廷,这样既能保住性命,还能获得朝廷的赏赐,博取富贵!” 刘悟的这番话,击中了将士们心中的痛处 ,长期积压的压抑与不满,再加上对未来的恐惧,瞬间被点燃。部将郭昈、李士贵等人率先响应,将士们也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刘悟。 就这样,这支原本应拱卫郓州的精锐部队,在刘悟的带领下,调转方向,连夜向淄青镇治所郓州进军。 当刘悟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郓州城时,李师道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已走投无路。他慌忙躲到后院的厕所里劫。 可厕所又如何能藏人呢,很快李师道被从厕所里拖出斩首。 李师道之死,标志着曾经称霸一方的淄青藩镇彻底覆灭。自李正己开始,延续近六十年的割据局面就此终结。
公元819年,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被部下刘悟,从厕所拖出后一刀结果了性命。坐拥十二州
帝王八卦
2025-09-16 22:26:09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