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钱先生为13岁儿子选社区服务中心的“熟人医生”做包皮手术,因图方便、信熟人,

笔尖下说法 2025-09-16 21:58:16

重庆钱先生为13岁儿子选社区服务中心的“熟人医生”做包皮手术,因图方便、信熟人,未走正规流程,直接微信转了1200元给医生。术后半个月,儿子突发剧痛,被三甲医院诊断为左侧睾丸缺血坏死,被迫切除。钱先生找涉事医生讨说法,对方却称“无因果关系”甩锅。此事曝光后引发热议,有人骂医生缺德,有人怪家长糊涂。背后不仅是医疗纠纷,更藏着“熟人办事”的坑和明确的法律红线。 一、事件复盘:信熟人、图省事,13岁娃付出惨痛代价 钱先生对13岁的儿子向来上心,眼看孩子进入青春期,便打算给娃做包皮手术。经人打听,他找到家附近社区服务中心的王医生——对方是朋友的哥们,妥妥的“熟人”。 王医生一见面就拍胸脯打包票:“小手术!给你特殊照顾,收费还便宜!”这话让钱先生彻底放下戒心,当场微信转了1200元手术费,既没要凭证,也没走医院正规缴费流程。后来他才知道,这1200元里,500元被王医生拿去临时从外面买手术吻合器,剩下700元才交到医院。 手术不到一小时就结束,王医生说“很顺利”,让回家休养10天。钱先生按医嘱护理,可半个月后,儿子突然左腹和下体剧痛,脸色惨白。送进三甲医院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左侧睾丸缺血坏死,必须立刻切除! “就个包皮手术,怎么会切睾丸?”钱先生崩溃了,但为了救孩子只能签字手术。术后他找王医生要说法,对方却轻飘飘甩锅:“手术10天就该好,睾丸坏死是后来的事,俩没必然关系!”涉事医院也只含糊回应“正在调查”。 二、法律拆解:医生和家长,到底谁错得更离谱? 这事儿看着是“医疗意外”,实则藏着多处违法违规,法律上早有明确说法: 1. 医生的3个致命错,轻则丢执照重则担刑责 王医生的操作几乎踩遍医疗红线,每一条都够他喝一壶: 私下收费+外购器材,涉嫌违规执业:《医师法》第56条明确禁止医师私自收取费用。王医生绕开医院流程收钱,还从外面临时买手术器材,不仅违背医德,一旦查实,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业证书,甚至彻底不能从医。 若操作失误,构成医疗事故跑不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反诊疗规范,过失造成人身损害就是医疗事故。如果调查确认睾丸坏死与手术操作(比如损伤血管)有关,王医生和社区服务中心都要担责。 医院难逃管理责任: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医疗机构,对医生的执业行为有监管义务。出现私下收费、外购器材等问题,医院明显未尽到管理职责,需按《民法典》第1218条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2. 家长的“熟人滤镜”,也是悲剧推手 不少人骂医院缺德,但钱先生的疏忽也不能忽视: 没核实医院和医生资质:虽然社区服务中心能做小手术,但术前至少要确认是否具备相应手术条件、医生是否有执业资格。 不走正规流程留隐患:微信私转费用、不要凭证,等于放弃了后续维权的关键证据。一旦发生纠纷,连“是否在该医院手术”都可能说不清。 轻信“熟人打包票”:医疗行为没有“绝对保险”,再熟的关系也不能替代规范诊疗,术前不了解风险、不签正规协议,本身就埋下了祸根。 三、网友吵翻:是医生缺德,还是家长糊涂? 事件曝光后,评论区直接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痛骂医生派:“这哪是熟人,分明是坑熟人!私下买器材太离谱了,这是拿孩子命开玩笑!”“甩锅的样子真恶心,13岁孩子少个睾丸,这辈子都受影响,必须重罚!”“社区医院管理这么乱?监管部门去哪了?” 吐槽家长派:“就图个方便信熟人,连正规流程都不走,这不就是给人钻空子吗?”“包皮手术虽小,但也是手术,怎么能随便找个社区熟人就做?太糊涂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家长的侥幸心理害了孩子。” 还有过来人现身说法:“我之前也差点信熟人去小诊所,幸亏老婆坚持去三甲医院,现在看来太对了,医疗上真不能图省事!” 这起悲剧给所有人敲了警钟:医疗不是生意,“熟人滤镜”千万不能有。不管是小手术还是大病诊疗,都得守好3条底线: 1. 选正规机构:优先选有资质的医院,别去无资质诊所或依赖“熟人关系”,术前查清楚医院和医生的执业许可。 2. 走规范流程:所有费用走医院对公账户,索要正规发票;术前签知情同意书,问清风险和术后护理要求,保留好所有诊疗记录。 3. 遇纠纷别慌:一旦出现异常,第一时间去三甲医院就诊,固定诊断证据;再向涉事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卫健委)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索赔,千万别被“无因果关系”等说法唬住。 最后想问:你觉得这事儿医生和家长谁的责任更大?“熟人办事”真的靠谱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84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