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西安一名6岁女童不幸被拐,整整九年,她隐忍不发,每天背自己的名字和家

历史趣闻星 2025-09-16 11:26:47

2005年,西安一名6岁女童不幸被拐,整整九年,她隐忍不发,每天背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甚至偷偷攒了500块钱,最终不仅成功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将人贩子送入监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5年,西安大白杨村的空气里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家里刚为小女儿办了百日宴,亲朋好友齐聚一堂,笑声不绝,六岁的程颖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那天一早背上小书包去上学,还期待着中午母亲带她回家参加宴席。 她出门时依依不舍地回头张望,眼里闪着对节日的期待,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成为一家人长达九年苦难的起点。 放学时,校门口人声鼎沸,程颖望着人群,迟迟没见到母亲的身影,就在她徘徊之际,一个陌生女人走近,自称是母亲的朋友,还知道家里正在办百日宴。 年幼的程颖没有怀疑,跟着走上了街头,很快她被带上车,陌生的道路迅速取代了熟悉的街景,车厢里的味道刺鼻,她心里涌起不安,哭喊的声音被粗暴的呵斥压制,自此她被掠走,人生骤然转向。 在陌生的屋子里,她被迫换了名字,被要求忘记过去,黑暗的房间,潮湿的空气,以及随时可能落下的责骂和打骂,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即使只有六岁,她仍固执地在心里重复一句话:“我叫程颖,家在西安大白杨。” 这是她在无助时的护身符,也是对家的唯一守望,三年后,她又被以一万元的价格卖给河南的一户人家,虽然新环境里有吃有穿,但更多的是看管和冷漠,她的身份依旧被掩盖。 被拐的岁月里,程颖没有放弃寻找的念头,她把所有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小心翼翼地存起来,放进一个捡来的铁盒里,为了多攒几分,她常常舍不得买早点,只在早晨花最少的钱充饥。 夜里她会在被窝里默背姓名和地址,生怕哪天记不清,那一枚枚硬币和皱巴巴的纸钞,就像她的信念一样,沉甸甸地压在铁盒里,到十五岁时,她已经攒下五百多元,这在她眼里是重返家的路费。 与此同时,西安的父母几乎踏遍了全国的道路,父亲程竹骑着面包车,车身贴满了寻人启事,跑遍各地的乡镇和车站,每一次停留都怀着一线希望。 母亲金伦菊整日守在家门口,不敢轻易离开,害怕女儿哪天归来却无人应门,九年间,他们的眼泪流干,却从未放弃,始终坚信女儿终有一天会回到怀抱。 转机出现在2014年,程颖终于拿到一部旧手机,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上网搜索与家有关的线索,她在寻亲网站上写下简单却铿锵的话语:“寻找西安大白杨的家人,我叫程颖。” 发出信息时,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但心中燃起了久违的光亮,很快有志愿者注意到她的帖子,主动联系到她,并与警方核实,经过DNA比对,她与西安大白杨的程竹夫妇血缘关系得到确认,消息传来时,父母几乎不敢相信,九年的黑暗终于要迎来黎明。 2015年,成都的派出所里,一家人紧紧相拥,母亲泪流满面,不停抚摸女儿的头发,仿佛要把九年的缺失补回来,父亲的声音颤抖,难以言语,只有泪水涌出,九年苦寻换来这一刻的重逢,曾经所有的奔波与等待,都化作此刻的泣不成声。 团圆的喜悦之后,正义并未缺席,警方根据程颖的指认,将当年的拐卖者和买家一一抓获,王丽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王红林和其他涉案人员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程颖带着那只装有五百元的铁盒出现在庭审现场,这是她九年坚守的见证,她没有让恐惧摧毁自己,而是用坚持与清醒完成了自救,并为自己讨回了公道。 回到故乡后,程颖继续学业,生活渐渐回到正轨,铁盒依然摆在床头,它不仅仅是一堆零钱的容器,更是一个孩子用来对抗命运的武器。 她明白,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不忘名字,不忘家,就一定能找到归路,她的经历让无数人明白,拐卖儿童不是个别家庭的伤痛,而是社会必须共同面对和根除的顽疾。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环球网——15岁女孩被拐9年后凭儿时记忆找到家人

0 阅读:0
历史趣闻星

历史趣闻星

如星闪耀,点亮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