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解放前17天,四川革命先驱杨伯恺被活埋在通惠门外。他有个女儿,今天的所有中国

尔说娱乐 2025-09-15 12:38:17

成都解放前17天,四川革命先驱杨伯恺被活埋在通惠门外。他有个女儿,今天的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她的名字、看过她的作品!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寒冬的成都,阴云密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如疾风般席卷四川平原,将国民党残部紧紧围困在川西盆地。 在这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徐远举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歌乐山惨案后,又奉命潜入成都,秘密策划新的屠杀行动。 12月7日深夜,通惠门外十二桥畔寒风凛冽。 国民党特务在此残忍杀害了32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学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十二桥惨案"。 遇难者中,四川大学校友杨伯恺等十位志士英勇就义,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杨伯恺烈士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这位早年赴法勤工俭学的知识分子,1925年学成归国后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他先后担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委员、中法大学教务长。 1929年应著名教育家张澜邀请,来到国立成都大学任教。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以笔为枪,为《华西晚报》撰写时评,犀利抨击时政,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44年,他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成为民主运动的重要领导人。 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杨伯恺不幸落入敌手。 在长达两年半的牢狱生活中,他始终保持革命气节,被难友们尊称为"狱中的精神堡垒"。 即便面对严刑拷打,他也从未屈服,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 惨案发生后,主犯之一、保密局成都站稽查处中队长唐体尧化名"唐庆",潜伏在成都石马巷以经营肉铺为掩护。 每天清晨,他都要赶早市进货,白天在铺子里操刀卖肉,晚上则提心吊胆难以入眠。 这种双重生活让他身心俱疲,细微的异常举动最终引起了周围群众的怀疑。 1950年初春,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经过周密侦查,终于将化装潜伏的唐体尧缉拿归案。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不得不低头认罪。 公审大会当天,成都市中心人山人海。 当法官庄严宣判唐体尧死刑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是对正义的欢呼,也是对烈士英魂的最好告慰。 为永久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当地政府在十二桥畔修建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 园内松柏长青,纪念碑巍然耸立,上面镌刻着32位烈士的英名和事迹。 每年清明时节,各界群众都会自发前来献花祭奠,缅怀先烈。 杨伯恺的女儿杨洁在父亲牺牲时还年幼,但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长大后,她投身文艺工作,最终成为著名导演。 1987年,她执导的电视剧《西游记》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代经典。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传递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正是杨伯恺等革命先烈所秉持的信念。 杨洁导演后来在回忆父亲时曾说: "父亲教会我坚持真理、追求光明,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这部经典作品不仅娱乐了亿万观众,更传承了革命先烈的精神遗产。 这段悲壮的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彰显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 从黑暗到光明,从牺牲到新生,十二桥烈士陵园永远矗立在那里,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杨伯恺烈士的精神通过女儿杨洁的艺术创作得以延续,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主要信源:(中国文艺网——找到杨洁——缅怀杨洁并杨伯恺)

0 阅读:144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