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手了! 突发!中国深夜“双反”调查,直指美国芯片。 9月13日,中国商

森森视野 2025-09-14 11:46:38

终于还手了! 突发!中国深夜“双反”调查,直指美国芯片。 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同时针对美方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性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 1. 对原产于美国的“通用接口芯片、栅极驱动芯片”等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倾销调查期锁定2024年全年,产业损害调查期回溯至2022年。 2. 就美国301调查、芯片法案对华限制条款,首次启用《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启动“歧视性措施”反制调查。 中国机电商会第一时间发声:“坚决支持,美滥用国家安全已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 1.有网友认为:美方“低价倾销”涉嫌扼杀国产替代 据央视报道,申请调查方提供的海关数据显示,2022—2024 年美国相关芯片对华出口均价累计下降 52%,同期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被迫下调 38%,企业利润由正转负。 一家深圳车规级芯片公司的市场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客户原本已小批量试用我们的栅极驱动,但美方一降价,订单马上被搁置,国产验证周期直接归零。” 2.也有网友认为:华盛顿“双标”——卖可以,造不行 2022 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第 103 条明文规定:领取联邦补贴的企业,未来 10 年在华先进制程产能扩建需“白宫点头”。 今年 8 月,美国商务部进一步收紧“经验证最终用户”(VEU)名单,英特尔大连、三星西安、SK 海力士无锡三厂升级 14nm 以下设备再次被叫停。 2018 年 301 调查、2020 年华为禁令、2022 年芯片法案、2025 年 8 月 VEU 再收紧——四年四步,华盛顿把“高墙”越垒越高。 历史上,日本半导体 1986 年被美发起 100% 惩罚性关税后,全球份额从 50% 跌到 10%。中国显然不想重蹈覆辙,于是把法律武器搬上台面:你歧视,我反歧视;你倾销,我反倾销,用 WTO 规则对冲“规则制定者”。 珠三角一家做工业 MCU 的老板算了笔账: “一颗栅极驱动,我们流片 8 个月、验证 6 个月,刚要放量,对方直接降价 30%,客户一句话——‘再等等’。半年投入全打水漂。” 今天商务部出手,说到底是给国内厂商争取一口呼吸权:价格回归公平,技术升级留条缝。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支持合规国产,别再唯低价论;给国产验证多一点耐心,就是给产业链多一条活路。 反倾销调查最快一年出结果,反歧视调查更是“第一次吃螃蟹”。这场法律战,你看好谁?留言聊聊,你的行业是否也被“低价+高墙”左右夹击?

0 阅读:302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