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以色列万万没想到,伊以战争开打后,他们如今最大的经济损失竟然不是战场上的军事花费,而是自家对那些被炸大楼和大厦等建筑的拆除和修复!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突袭,这场12天的战争每天烧掉数亿美元。谁都没想到,当硝烟散尽后,最让以色列头疼的竟然不是天价的导弹拦截费用,而是那些被炸得千疮百孔的大楼重建账单。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修房子比打仗还要贵。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这位以色列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理,从1996年首次上台到现在,已经在总理位置上干了超过17年。1949年出生在特拉维夫的他,青少年时期在美国费城度过,后来进入MIT学习建筑和管理,还在特种部队服过役。这个有着丰富海外经历的政治老手,这次真是遇到了大麻烦。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发动了代号”上升雷狮行动”的空袭,用200多架战机对伊朗100多个目标狂轰乱炸。伊朗也不是吃素的,12天里向以色列发射了550枚弹道导弹和1000架无人机。虽然以色列的防空系统拦截率达到90%,但还是有31枚导弹击中了人口密集区和关键设施。 战争的账单很快就出来了。《华尔街日报》算过,以色列每天光是拦截导弹就要花几千万到2亿美元,大卫投石索和箭-3系统每次拦截成本在70万到400万美元之间。一个月下来光军费就得120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够吓人的了,可真正的噩梦还在后头。 以色列财政部和税务机构的统计显示,这12天战争造成的建筑损失高达100亿谢克尔,也就是30亿美元。税务局赔偿部门负责人阿米尔达汉在国会上说,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单次冲突中财产损失的最高纪录。光特拉维夫地区就有25000项损坏赔偿申请,阿什凯隆10800项,海法和阿卡2600项。 在巴特亚姆,一枚伊朗导弹直接命中了一栋公寓楼,6个人当场死亡,整栋楼基本报废。海法的巴赞炼油厂被炸,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也中招了。这些可都是以色列的核心设施,修起来那叫一个费钱。 更要命的是,以色列的建筑业本来就缺人手,现在短缺4万名工人。好多工人被拉去当兵了,剩下的根本忙不过来。从1993年开始,以色列才要求新房必须配安全屋,全国296万套房子里,有167万套都没有防护设施。现在大家都想加装安全屋,一个标准的就要5到15万谢克尔。 战争结束后,政府赶紧推出重建计划,给28个受影响社区拨了10亿谢克尔,加沙周边47个定居点更是要砸175亿谢克尔。政府还想把加沙周边地区的人口从6.2万增加到12万,这得建多少房子啊。 北部重建计划听起来很诱人,买地建房政府补贴45万谢克尔,普通家庭只需掏10万,预备役军人更是只要5万。可问题是,2024年就有8万以色列人跑路了,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从2023年10月7日开始已经有50万人离开了。人都跑了,房子修得再好有什么用? 面对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内塔尼亚胡政府现在进退两难,要么削减开支,要么加税,要么继续借债,搞不好公共债务就要超过GDP的75%了。国际评级机构已经开始下调以色列的信用评级,借钱都比以前难了。 说到底,这场战争让以色列明白了一个道理:导弹可以拦截,但被炸的楼房得一砖一瓦地重建。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占出口的64%,占GDP的五分之一,现在因为人手不够都受到冲击。看起来风光的军事胜利,背后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内塔尼亚胡这位政治老手,这次真的是骑虎难下了。 战争的真正代价往往在硝烟散尽后才显现。当以色列人从防空洞里出来,看到的不仅是胜利,更是满目疮痍的家园。你觉得一个国家为了安全付出这样的代价值得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估计以色列万万没想到,伊以战争开打后,他们如今最大的经济损失竟然不是战场上的军事
熹然说历史
2025-09-13 00:39: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