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调研更新:为什么CoWoS选择碳化硅 根据产业封装、衬底调研,基于热导率、可行性等多种因素考虑,未来高功率AI芯片的CoWoS选择SiC作为中介层(interposer)基本已为主要的可行方案。 💎热导率领先当前可量产材料 ➡️SiC 300~490W/(m·K); ➡️硅约 150W/(m·K);玻璃约 1W/(m·K)。金刚石热导系数更高,但实际量产难度过大。 📍为什么热导率重要 目前向上传热已有液冷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解决,但向下传热始终是难题,热量容易在局部堆积。 根据公开信息和KAIST,以单die维度,H100单位面积功率约0.86w/mm²,Rubin 约1w/mm²,下一代Feynman约1.2w/mm²。 伴随着多die和更多HBM的设计,热传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热导率变得更加关键。 ✅可行性上更为领先 SiC的难点目前在于12吋衬底,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定时间。 从导热、应力、量产化等多个角度看,其他方案目前看来还达不到理论上完全可行,而SiC方案已经在安排12吋衬底的送样,主要等SiC的12吋产业化,目前看其他环节没有太多阻碍。 ↗️行业正加快重视相关布局 SiC做interposer从两三年前开始研发,近期推动送样测试。 近期发酵也利于快速推动12吋的产业化,因为一旦大规模使用,目前12吋的产能缺口是巨大的。 部分衬底厂接到了不少客户关于这方面的问询,对于这个巨大的增量,产业链正积极推进。 💡我们认为从产业端、行业媒体等多维度都在肯定SiC作为未来CoWoS的重要增量,按我们此前测算,仅T的CoWoS增量就有望超越车规市场,SiC市场空间有望翻倍,推荐重点关注! 📋SiC板块标的:晶升股份(设备)、闻泰科技(器件)、三安光电(衬底、外延)、天岳先进(衬底龙头)、露笑科技、晶盛机电、东尼电子、阳光电源等。
碳化硅产业链热度骤升,成市场新焦点近日,受国际芯片巨头新一代处理器将采用碳化硅
【1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