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融资有这么一个套路。就是企业找客户商量,说你给我下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订单,打个比方吧,比如说3000亿美元,咱们签了。但是你只需要预付一小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弹性的。客户反正是要用的,预付的那一小部分肯定是要花出去的,所以无所谓。企业呢,可以把合同拿给投资人看,你看我一个客户签了3000亿美元的订单,牛吧。将来几年我即将执行的订单几万亿。你看给我多少估值合适?投资人一看,订单这么多,那收入利润不得原地起飞啊,纷纷打涨停板买入。说实话搞投资真看合同的能有几个人,大家都你好我好就行了。我的经验是,很多投资人即便看了合同,看到了具体条款,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国家终于出手了!火箭军倒查九年,揪出采购掮客,围标央企浮出水面。 有人以为军
【18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