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在长安清洗的那些,远算不上什么,没到五年就恢复了,朝堂还是那些豪门望族。真正给豪门致命一击的是朱温。 朱温最初是黄巢手下的一个小兵,作战勇敢、善于钻营,很快就成了黄巢集团的核心将领,但是,他的升迁太快,引起了其他同僚的不满,再加上唐朝政府给的条件实在太优厚了,就调转枪头打原来的战友。 最终,朱温在乱世中站稳脚,为了彻底清洗忠于唐王朝的官僚集团,他制造了著名的“白马驿之祸”,两千多文官和世家豪族被投入黄河,基本上导致了五姓七望的人才断层。 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巢终结了豪门政治也不算错,毕竟朱温曾经是黄巢旧部。 #新一代智己LS6全国试驾开启#

五姓七望不是人。重要的是知识、家学和藏书。直到宋朝,雕版印刷普及,氏族对权利的垄断才被打破。😎
苏格拉没有底
唐朝的门阀已经不能跟魏晋南北朝的前辈相比了,老实说不论是黄巢还是朱温的刀子都不是解决这些人的主要原因。经过李唐几代皇帝的削弱唐朝的门阀基本上跟官僚世家差不多了对国家稳定的危害已经很小了。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地方上武夫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财富和官职,一个藩镇除了节度使和他的衙将幕府之外,地方上镇将刺史之类的地方官几乎全被武夫占据,武夫劝课农桑很简单粗暴谁家地里庄稼长势不好就吊起来拿鞭子抽,这种时代背景对于那些门阀才是最要命的,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一个大家族聚居在大庄园里,那是告诉乱兵这里有钱有女人快来抢,为了家族延续不断分家到处置产业,这么搞下去连田阡陌的超级庄园最终被拆成一个个大地主。自宋以后士大夫一谈起藩镇那就是毒蛇猛兽就是这个原因,之前的乱世造反的多数都是高门显贵出身他们得势之后也要拉拢门阀,但武夫嘛做事太不讲究了,见到好东西真的就直接动手抢,不让他们劫掠就砍死节度使换一个人带领他们劫掠,自宋以后士人家族的终极追求就是世代为官的官僚世家了,因为他们缺了刀把子。
DhsCIUM 回复 11-06 11:15
你要这么说的话那就不得不提杨广了,是他最开始试水,后面李唐温水煮青蛙,然后黄巢朱温大开杀戒,最后才是割据势力,这个时期的五姓七望只能算余孽
1111 回复 10-23 17:09
秦灭六国,直接收所有权力于中央,遭六国反抗,成立了汉朝,让后面的皇帝尝到了集权的甜头,从此所有皇帝都是在集权,到了唐朝,世家兵权都被收走了,所以唐朝后就是皇帝独大
用户10xxx53
干得好
无聊的人 回复 11-10 08:30
看你长篇大论,还会贴历史资料,但是说的话确是半个历史盲,
小二上壶茶 回复 无聊的人 11-10 12:56
明明是你这个历史通说五代,又把众筹的给贴进去,关我什么事?就算是巧舌如簧,那也是你先。还是我说错了,黄巢跟秦宗权,不是唐末时期的人,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人家坟头草都已经比人高了。
加钱哥
不终结门阀世袭制,地城人才永无出头之日
1P震埼玉
所以说什么文官杀多了朝堂运转不了就是屁话。
不烦汉服体验店
有人起头这个事很重要
闲来无事
藩镇百年什么士族都得跪,从古至今不劫掠的军队除了解放军你能找出几只?
此处空白 回复 11-12 13:45
多读书
知合行一 回复 此处空白 11-14 00:18
你读书真多。
居士很忙
黄巢并不是灭亡了世家大族,只是让五姓七望亮了血条。
南城旧事
这锅,刘秀得背……
苦主愁客将不知帅
李克用靠勇朱晃靠谋才使得朱三成为五代第一国主
用户10xxx77
能解决某个阶层的,从来不是某件突发事件,而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改革快写到了历史,有的改革慢,也写到了历史书但普通人看不懂。黄巢朱温能做成这种屠杀事件,本质上是改革的结果。
灰烬。
五姓七望起码是有人性的。你们看看满清和犹太佬率领的海盗联盟,那才是没人性。
青盛兰 回复 毛毛 11-05 21:00
始皇帝开了个好头,让后人有了明确的目标,皇帝,不管谁坐上这个位置就跟世家大族天然对立,有能力的都想搞死世家大族
毛毛 回复 11-01 10:06
瞧瞧印度的种姓制度再来这么说,海盗抢一时,士绅剥一辈子
紫晨8087
黄巢感觉刚刚好 朱温就太过了,所以说黄巢是精神内核,朱温只是个杀人魔头
小苹果
也不是朱温,主要是世家大族的经济基础没了,说白了还是亡于府兵,府兵制虽然崩溃了,但大头兵们觉醒了
Anarch
释经权。释经权是什么呢?比喻一下吧,方便大家理解:历史书上某地起义,某人连开两枪。然后某人的后人拿出某人的自传,自传上写了他只开了一枪。然后,某人同伴在自传里说某人当时开了三枪。
用户10xxx85
然后交出了燕云十六州,让辽,让金, 让元进来多好的人呀
用户10xxx93
重八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