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改名后,特朗普“宣战”了,首个目标意想不到,台当局收噩耗。特朗普还是那个特朗普,只要认定了某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就会毫无顾忌,但在旁人眼中,这样的行事风格却毫无疑问是极度疯狂的。尤其是在特朗普毫不掩饰自身对于加拿大、格陵兰岛的强烈野心欲望的情形下,但特朗普这一次最终要吃下大亏,因为使用国防部旧称代表了美国在霸权主义的道路上愈发深入。 特朗普把美国国防部的牌子换成“战争部”,“战争部”这名字在美国历史上有讲究,一百多年前美国就是靠这个部门搞扩张,后来改叫“国防部”装成和平卫士,现在特朗普又改回去,明摆着就是要把“进攻”当主业了。 大家都在猜他第一个要针对的是谁,有人说是伊朗,有人猜是加拿大,结果谁也没料到,最先遭殃的是台当局。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对台湾地区加征了32%的关税,要知道2024年台湾对美出口额高达1114亿美元,占了总出口的五分之一还多,顺差更是有649亿美元。 台中那些做工具机的老板们都快哭了,他们每年往美国卖3.41亿美元的机器,占总出口的15.4%,现在加了这么高的税,美国客户根本不敢下单了。 更惨的是手工具产业,台湾一半的手工具都销往美国,32%的关税直接让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业者都说这简直是“核弹级”的打击。 特朗普以前对台当局可不是这样。他第一任期四年里,搞了11次对台军售,总额快200亿美元,比奥巴马八年加起来还多。 光是66架F-16V战机就卖了80亿美元,还不算那些反辐射导弹、重型鱼雷之类的进攻性武器。当时台当局还以为抱到了大腿,结果现在才明白,特朗普给的糖都是要还的。 为了买这些武器,台湾已经举债上万亿新台币,防务支出占总预算的16.3%,连教育、医疗这些民生开支都被挤掉了。现在军购的债还没还清,又迎来了关税重击,真是雪上加霜。 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一直就这样,只要对美国有利,根本不管盟友死活。他这任上已经退出了《巴黎协定》、世卫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好几个国际组织,说退就退,毫无顾忌。 之前还惦记着买丹麦的格陵兰岛,被拒绝了就放话要用军事或经济手段强夺,这种霸道劲儿现在用到了台湾身上。 其实台湾对他来说,就是棋子,有用的时候给点好处,没用了就随时可以牺牲。之前卖武器是为了赚台湾的钱,现在加关税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哪有什么真心帮忙。 台当局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对美贸易顺差那么大,想抵消32%的关税影响,就得多买740亿美元的美国货。有专家算了笔账,这相当于要买296架波音飞机,或者够台湾人吃100年的牛肉,根本不可能做到。 那些靠出口吃饭的工厂更是愁眉不展,台中做汽车零件的老板说,本来新台币贬值就拼不过日韩对手,现在加了关税,订单已经丢了三成,再这样下去只能关门裁员了。 特朗普把国防部改叫“战争部”,不只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历史上美国用这个名字的时候,正是从北美大陆往全球扩张的时期。现在他又捡起来,就是要把军事机器开得更猛。 但这钱花得实在冤枉,10亿美元足够给几十万军人家庭改善生活,或者聘用更多外交官预防冲突,他却花在换牌子上。这种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做法,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台当局现在才明白,跟着特朗普走根本没有好下场。之前以为军购能换安全,结果债台高筑;现在想靠贸易维持关系,又被加征重税。 其实他们只是特朗普霸权路上的垫脚石,等美国找到更重要的目标,随时会被抛弃。就像这次“宣战”,第一个打击的竟然是一直巴结美国的台湾,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特朗普的野心从来都藏不住,从格陵兰岛到台湾海峡,只要他看上的地方,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捞好处。 但这种疯狂的霸权主义迟早要碰壁,这次加征关税看似针对台湾,实际上也在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最后只会让美国在霸权的路上越走越窄。台当局收到的噩耗,不过是特朗普疯狂政策的第一个牺牲品罢了。 参考资料: 特朗普签行政令将国防部更名“战争部”,五角大楼立马换门牌|新华网
特朗普转身就走了,中美默契在这一刻淋漓尽致,日本举国为之震动9月7号石破茂刚
【44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