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后的沈醉带着女儿沈美娟去看望杜聿明,没想到的是,沈美娟一见到杜聿明就嚷嚷着说:“杜伯伯,你最不听毛主席话了,他让你投降你不投降!”沈醉尴尬,连忙就要去捂女儿的嘴,杜聿明却说了一句话…… 那时候是1961年夏天,沈醉刚从战犯管理所特赦出来不久。他带着才从长沙接来北京的小女儿沈美娟,去拜访老朋友杜聿明。 小姑娘那年才上初中,天真烂漫,根本不懂大人们过往的恩怨纠葛。在去见杜聿明的路上,沈醉大概给女儿讲了讲这位杜伯伯是谁,还开玩笑说他是“最不听话的人”。 一进门,杜聿明早就准备好了糖果点心等着他们。他看着沈美娟活泼可爱的模样,眼里全是长辈的慈爱。 没想到小姑娘盯着杜聿明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刚在课本里读到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脱口就问出了那句话。 空气瞬间凝固了,沈醉吓得赶紧去捂女儿的嘴,脸上写满了尴尬和歉意。他心想这下糟了,老朋友重逢的温馨场面要被这句童言无忌给毁了。 谁知杜聿明愣了一下,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他不但没生气,还温柔地对沈美娟说:“这正是小孩子天真可爱的地方,想说什么便说什么,一点没有假。” 他接着诚恳地说道:“我过去的确是最不听毛主席的话了,可是现在我是最听毛主席的话了。” 这句话背后,藏着两个人十几年的人生转折。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蒋介石的嫡系爱将,抗战时期曾在昆仑关战役中重创日军。 但到了内战战场,他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被俘后他一度想自杀“殉国”,没想到共产党不仅没虐待他,还给他治好了多年的肺结核。 沈醉的经历同样曲折,他是军统少将,1949年在云南被起义部队扣押。被捕前他让妻子粟燕萍带着六个孩子去了香港。 从此天涯相隔,音讯全无。在战犯管理所里,沈醉常常在节日里对着好菜思念远方的亲人,偷偷掉眼泪。 十几年的改造生活改变了这些人,杜聿明在管理所里读了大量马列著作,慢慢开始思考共产党的理念。沈醉也积极表现,认真写回忆录交代历史,他们俩在管理所里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特赦后,沈醉终于打听到了家人的消息。他接到妻子从香港的来信,才知道母亲和大女儿已经去世,妻子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改嫁他人,只有小女儿沈美娟还在长沙读书。 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1961年沈美娟被接到北京与父亲团聚。为了防止父女相见不相识,沈醉还特意把自己的一件睡衣改成上衣寄给女儿,约定穿着这件衣服在北京站相认。 杜聿明特赦后生活不错,政府给他分了四合院,每月还有生活费。他被安排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晚年常和沈醉一起工作。 那天杜聿明看到沈醉父女重逢的喜悦,由衷地为老朋友高兴。他不仅没计较沈美娟的童言无忌,还拿出巧克力招待她,甚至特地借了照相机,带父女俩游览北京,拍了许多照片留念。只是遗憾忘了拍一张合影。 从此两家人越走越近,沈美娟后来在北京读高中,经常见到杜聿明。两家的关系好到杜聿明的夫人住院时,沈醉连夜去陪护,被杜夫人亲切地称为“表弟”。 晚年的杜聿明和沈醉,都成了新中国的一分子。杜聿明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为祖国统一奔走呼吁。沈醉也致力于文史工作,写了不少回忆录。 1981年杜聿明病重时,还念念不忘让沈醉代笔写关于祖国统一的文章。杜聿明去世的消息传来,沈醉悲痛得昏倒在地。 他后来一直牢记老友遗愿,为两岸统一继续奔走。1996年沈醉去世,与第三任妻子杜雪洁合葬于北京万安公墓。 当年那个语出惊人的小女孩沈美娟,后来的人生也很坎坷。她高考落榜,去了宁夏建设兵团,在那里结婚成家。直到1979年她才调回北京,协助沈醉整理回忆录。 一句孩童无忌的问话,背后是两代人的命运流转和历史变迁。从战场对抗到共建国家,从家庭离散到重逢团聚,杜聿明和沈醉的故事,是一代人的生命缩影。 杜聿明那句“现在我最听毛主席的话”,不仅仅是对一个孩子的回应,更是一个时代转折的注脚。 信息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苏军究竟是怎样对待日本战俘的?曾经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这么说的:“上级通知说要押
【205评论】【1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