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一高考生第一个走出考场,面对采访他直言:“就这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说完,他回到工地搬砖,最终他成绩如何? “就这种题目也想耽误我赚钱?”这句话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骂他不知天高地厚,有人笑他炒作博眼球,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看似嚣张的话语背后,藏着一个少年怎样沉重的人生。 这个少年叫单小龙,父亲因腰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母亲的眼睛也因长期熬夜织衣服而受损。因此对于单小龙来说,高考结束不是狂欢和放松,而是意味着可以全心投入打工挣钱的时间到了。 生活的艰辛没有击垮他,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许和其他同学相比,我能上清华大学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但既然有机会去清华大学,继续努力总比自怨自艾更重要。” 2018年高考,单小龙考出了676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然而,网络上关于他“嘲讽高考题太简单”的传言却是假的。单小龙后来澄清:“百分百保证没说过这句话,高考其实是一次改变我命运的,来之不易的机会。” 进入清华后,单小龙的人生迎来了转机,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他出身寒门的身份几乎人尽皆知,虽然同学们好心提供帮助,但这仍让他一度感到自卑,只是他却并没有屈服。 2021年,他选择参军入伍,在部队的两年里,他磨炼了意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为经济问题发愁的少年,依靠各类帮扶政策和奖学金,他解决了经济困难。暑假期间,他不再去工地打工,而是选择参加支教和社会实践,更全面地提升自己。 回顾单小龙的成长历程,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嚣张狂妄”的少年,而是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用双手改变命运的奋斗者。他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不是因为那句被误传的“狂言”,而是因为他面对生活重压时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单小龙的经历让我们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高考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它不是唯一的道路;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和意志的磨炼。单小龙在清华大学获得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视野的开阔和信心的建立。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炫富”和“炫才华”的时代,单小龙的故事像一股清流,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不是来自于先天拥有什么,而是来自于后天坚持什么;不是来自于口出狂言,而是来自于默默耕耘。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丨《7年前,那个“在工地上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少年,如今怎么样了?》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2018年,宁夏一高考生第一个走出考场,面对采访他直言:“就这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万象快报侠
2025-09-10 11:01:37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