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主席妙怼尼克松:用“夏威夷类比”直击要害,捍卫台湾主权! 197

吕好的公评情感 2025-09-10 10:37:39

1972年毛主席妙怼尼克松:用“夏威夷类比”直击要害,捍卫台湾主权!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的专机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当这位美国总统走下舷梯,主动向周恩来总理伸出手时,不仅终结了中美两国20余年的敌对隔绝,更揭开了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调整的序幕——彼时中苏关系持续紧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渐处守势,“联华抗苏”的战略共识,让这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成为历史必然。 当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了尼克松。这间被书籍环绕的书房里,茶香袅袅,却藏着没有硝烟的外交博弈。出乎尼克松意料,毛主席开篇便从“以史为鉴”谈起,将对话拉向深层的战略认知层面。随后,尼克松主动提及台湾问题,抛出了“美国得对台湾负责”的说法——这一言论既无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也暗含干涉中国内政的意图。要知道,自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后,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反复态度,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障碍。 面对尼克松的表述,毛主席神色平静却语气坚定地反问:“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就像夏威夷是美国的州。你会让别的国家来负责夏威夷吗?” 这一精准类比直击要害:若美国不容他国干涉夏威夷事务,又怎能以“负责”之名插手中国台湾问题? 尼克松瞬间语塞,原本自信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只能尴尬地调整坐姿。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坦言,这一刻深刻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在主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任何模糊或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尝试,都不会有回旋余地。 这场书房交锋的底气,最终转化为外交共识。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其中明确载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这一表述不仅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筑牢根基,更以国际文件的形式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作为20世纪国际关系的里程碑事件,尼克松访华与《上海公报》的发表,不仅重塑了中美外交走向,更推动冷战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自此稳步提升。而毛主席在书房中那句掷地有声的反问,早已超越单次外交对话的意义——它清晰昭示着:主权问题不容谈判,任何企图分裂他国领土的行为,都终将在历史与法理的双重检验下落空。

0 阅读:18
吕好的公评情感

吕好的公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